inforworld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rbwxy197301 教学和科研过程中的心得。

博文

安徽省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已有 7893 次阅读 2009-2-9 17:24 |个人分类:信息资源建设|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高校图书馆, 特色数据库, 网络调查, 安徽省, 特色数据库, 网络调查, 安徽省

安徽省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摘要]  通过网络调查发现,安徽省部分高校图书馆从学科特色、馆藏特色、地域特色出发,已经建设了一批特色数据库。但总体上看,还存在规模较小、建设较慢;缺乏统一规划、单兵做战;选题单一、特色不明显;标准化、规范化程度不高;IP网段分锁、资源浪费等问题。安徽省高校图书馆界应该通过统一规划,项目带动;科学选题,合理分配;分散建设,资源共享;加强宣传,持续维护;联合培训,注重质量等措施来推进特色数据库的建设。
 
[关键词] 特色数据库 高校图书馆 网络调查 安徽省
 
[分类号]G250.74
 
1引言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中,将特色数据库建设作为一项重要评估指标。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管理中心(CALIS)“十五”建设专设“全国高校专题特色数据库”,大力提倡特色数据库建设。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对于高校图书馆充分开发各种类型信息资源,服务高校学科教学与科研,促进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将成为中国数字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无论是理论探索,还是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实践方面都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从文献[1][2]的统计与分析来看,这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引起高校图书馆工作者和学者的关注,研究成果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从文献[3]~[25]的研究成果来看,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特色数据库建设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而且是国内特色数据库建设的主力军。本文将首先通过网络调查的方式,对安徽省高校图书馆的特色数据库建设现状进行一个梳理,然后结合存在问题,借鉴其它省份高校图书馆的成功经验,来探讨推进安徽省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一些举措。
 
2调查方法与调查结果
 
2.1调查方法  
 
首先通过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教育”的“中国大学”栏目检索到安徽省上网高校43所高校,将其确定为调查对象。在2008年12-2009年2月期间,项目组成员分别对这些高校的网页进行了跟踪调查。
 
调查过程中可以发现,只有少数高校图书馆有数字资源中明确设置了特色数据库的栏目,如安徽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图书馆;大部分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中,是将其特色数据库资源设置在特色资源、特色服务、自建数据库、电子资源等栏目下,如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工业大学、蚌埠医学院等高校的图书馆。调查得到的特色数据库普遍采取了IP分段封锁的技术,因此无法进行异地检索尝试。另由于各方面条件的制约,除安徽财经大学特色数据库进行实际检索外,其它检索到的只是特色数据库的名称(部分有数据库的说明)及其所在高校的信息。
 
2.2调查结果
 
  项目组将网络调查获取的数据加工、整理后得到表1。
 

学校名称

特色数据库(或特色资源)

安徽财经大学

安徽财经大学图书馆非书资源、馆藏图书数据库、合作经济文摘、经济热点、学位论文提交系统

安徽大学

安徽大学博硕士学位论文检索、安徽大学同等学力论文库检索、馆藏光盘数据库、徽学报纸全文数据库、徽学会议全文数据库、徽学论文全文数据库、馆藏古籍题录数据库、古籍电子书籍、徽学题录数据库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

网上报告厅、网络课堂、外语学习、自主考试学习系统、学科导航、报刊导航、各类考试导航

安徽工业大学

随书光盘系统、爱迪科森《网上报告厅》、教参信息系统、教学推荐书目、教参推荐书目、学位论文提交、信息推送服务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徽派建筑数据库、图书馆视频点播系统

安徽经济管理学院

自建数据库分十个专辑、VOD点播系统

安徽理工大学

随书光盘发布系统、教参书推荐系统、学位论文提交系统

安徽师范大学

徽州历史文化特色库、电影在线、音乐在线、安徽师大博硕士论文库

安徽新华学院

馆藏书刊目录系统、视频点播、随书光盘系统、工具书检索系统

安徽医科大学

影视欣赏、爱迪科森《网上报告厅》

安徽中医学院

医学课程、外语学习、英语广播、影视资源

安庆师范学院

特色馆藏、图书馆视频点播VOD、精品剧场VOD、图书配套光盘、爱迪科森网上报告厅

蚌埠医学院

本校学位论文、医学视频(VOD)、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课程导航、安徽省高校精品课程导航、爱迪科森"网上报告厅"

巢湖学院

爱迪科森网上报告厅

合肥工业大学

图书馆现刊目录、南校区光盘数据库、翡翠湖校区图书馆光盘数据库、学校院系期刊目录、CALIS学科资源导航、CSDL数理科学资源导航、CSDL纳米科学资源导航、CSDL化学资源导航、CSDL资源&环境科学导航、CSDL生命科学资源导航、CSDL微生物学资源导航、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库、新能源及环保专业数据库、生物基础数据库、CODATA中国理化数据库、材料数据库、中国科学院高级专家信息数据库、麻省理工学院开放式课件等

合肥学院

生物化工专题数据库、经济和管理专题数据库、网上报告厅

淮南师范学院

考研公共课试题、考研模拟试题、考研模拟试题、考研模拟试题、中国100家优秀网站

宿州学院

《赛珍珠研究》专栏、视频点播

皖南医学院

皖南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库、皖南医学院网络教育教学资源、皖南医学院影视在线

中国科技大学

科大纸本馆藏OPAC查询、科大外文电子期刊平台、跨库检索系统、随书光盘系统、国科图集成期刊系统、中科院学位论文系统、标准信息服务系统、国防科技信息服务系统、学科导航、CALIS联合目录查询、NSTL资源整合检索平台、NSTL引进资源、火灾科学学术资源网、VOD视频点播平台

  根据表1及其它调查获取的资料看,安徽省高校图书馆在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现状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①数据库建设已初具规模。从特色数据库的数量看,中国科技大学图书馆、安徽大学图书馆、合肥工业大学图书馆三所高校在特色数据库方面处于第一集团,这也与三所高校在安徽省所处的学术地位相匹配;安徽师范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安徽工程科技学院、蚌埠医学院六所高校图书馆处于第二集团;其它罗列的高校图书馆可以看作是第三集团。还有些高校,尤其是一些职业技术学院的图书馆,在特色数据库建设方面还是空白。
 
 ②数据库建设突出特色,立足高校的学科特色和资源特色。如安徽大学拥有徽学研究的一大批专家,其安徽大学中心还被教育部批准为首批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大学图书馆专门建立了徽学报纸全文数据库、徽学会议全文数据库、徽学论文全文数据库、徽学题录数据库四个特色数据库。安徽财经大学图书馆是是全国合作经济文献信息中心,图书馆专门建设了合作经济文摘特色数据库。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结合其学科重点,建设了徽派建筑数据库。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根据其馆藏及学科特色,建设了徽州历史文化特色库。
 
 ③数据库资源类型多样。特色数据库通常是围绕某一主题,将多种信息资源进行集成,综合了多种形式的信息资源。从表1中所列的内容及数据库有关说明可以看出,既有期刊、报纸、学位论文、标准等传统文献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也有网页、光盘、多媒体等数字资源。数据库从其结构来看,既有传统的书目数据库、文摘数据库、全文数据库,也有网站导航、学科导航等形式的数字资源。
 
3安徽省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存在问题
 
①规模较小,发展较慢。一个非常直观的表现就是大部分高校图书馆主页的数字资源中没有特色数据库的栏目,能够在全省及至全国范围内引起学界关注的特色数据库还几乎没有。安徽省虽然有三所211高校,但CALIS的“十五”全国高校专题特色库项目没有一项是由安徽省高校图书馆立项的。安徽省高校图书馆界在特色数据库建设方面起步较晚,特色数据库建设的成功经验较少,与湖北、陕西、四川、广东等省份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
 
 ②缺乏规划,单兵做战。这也是其它省份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共性的问题。从特色数据库的发展来看,CALIS的专题特色数据库项目带动了全国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的建设。而从从文献[26][27]看,安徽省高校文献信息保障体系ALISA自2002年开始建设到现在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由于项目启动较晚,目前还存在各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管理标准等方面不统一;资源投入与需求不匹配;资源体系不完善;资源共享面较窄;技术力量薄弱;服务措施单一等不足。这种状况也会直接制约安徽省高校图书馆界在特色数据库建设方面的统一规划,特色数据库目前还只是各高校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建设,无法形成合力。
 
 ③选题比较单一,特色不明显。尽管安徽省高校图书馆界这些年来已经建设了不少特色数据库,但是选题上还比较单一,直接体现特色数据库地域色、学科特色、馆藏特色的特色库还很少。如网上报告厅、视频点播、馆藏数据库等并不能称之为严格意义上的特色数据库。安徽省图书馆及其它省份高校图书馆界在特色数据库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值得学习和借鉴。
 
 ④数据库标准化、规范化方面有待提高。标准化与规范化是数据库质量及数据资源共享的重要保证。虽然CALIS专题特色数据库选定了《我国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建设》项目推荐使用的5个系列、11种规范格式及其著录规则,作为专题特色库初步实行的元数据规范格式及其著录规则。而安徽高校图书馆界真正按这样的标准规范来建设特色数据库的范例还很少。
 
 ⑤ IP网段封锁,造成资源浪费。在调查过程中可以发现,安徽省高校图书馆界开发特色数据库与其它省份一样,数据库系统都采取了IP网段封锁的方式,数据库基本都是自建自用,这无形中降低了数据库的利用率。特色数据库建设通常是为了满足特定的信息需求,如从事徽学研究和感兴趣的用户分散在全省、全国、甚至世界各地,而安徽大学所建的徽学方面的特色数据库只能让本校用户使用。CALIS专题项目特色数据库已有不少成果出现,但只有CALIS成员可以使用。这种自建自用的后果一个是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价值,同时也会导致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
 
4推进安徽省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举措
 
①统一规划,项目带动。为了避免特色数据库的重复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吸引多方面的资金投入,特色数据库建设应该进行统一规划。从文献[21]看,天津市高校特色资源数据库建设项目是天津市教委委托天津高等教育文献信息中心根据《天津市高校数字化图书“十五”建设规划》要求,为充实和丰富天津市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馆藏,促进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活动而组织建设的。该项目包括“动植物病害智能诊断专家系统”等14个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分别由天津市15所高校承建。安徽省高校图书馆界也应该以安徽省高校文献信息保障体系ALISA建设为联系的纽带,通过设立科研项目的形式来带动特色数据库的建设。从数据库建设和利用的角度考虑,高校图书馆界还可以与省内的公共图书馆、科研院所图书馆进行联合共建,这样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数据库的统一规划。
 
②科学选题,合理分配。特色数据库通常都是围绕某一主题的信息资源的集合,选题是特色数据建设的第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要充分考虑数据库的信息需求,以用户为心。首先要对用户进行前期调查,征询领域专家的意见,对所建库的价值进行科学的评估,避免数据库建成后现出无人问津的局面。安徽省高校图书馆界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都基本形成是丰富的有特色的馆藏资源,项目的分配应该考虑每个馆的特长所在,合理分配资源。从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的简介可以看到,图书馆的古籍、解放前报刊藏量丰富。古籍总量达19万册,拥有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方志19000册,古籍善本600余种、8000多册,以明刻本为多,其中《洪武正韵》为国内唯一全本,元刻本《春秋胡氏传》、元刻明递修《通志》、明嘉靖刻本《李太白全集》、《杜工部集》均为海内珍本。这些资源逐步数字化之后,一定可以成为非常有吸引力的特色数据库。
 
③分散建设,资源共享。湖南省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在建设数字资源方面,协作网进行统一规划与管理,通过分工协作避免重复建设。要求成员单位选择具有明显资源优势、学科优势、地方特色的专题,进行特色数据库的研发;要求成员单位采用统一的标准、统一的软件平台,以便实现跨数据库的全文信息检索。在资源共享方面,成员单位免费向成员馆提供各自的数字资源;成员单位之间互相开放阅览室,开展馆际互阅[28]。中国科技大学图书馆、安徽大学图书馆、合肥工业大学图书馆可以利用其资源和学科优势,建立在全省高校范围内可以共享的学科导航的特色库。安徽医科大学图书馆是全国生物医学文献资源共享网络安徽省级中心馆,它可以与蚌埠医学院、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安徽中医学院、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皖南医学院等高校联合,形成一个安徽省的医学资源共建共享中心。特色数据库建设过程中,在建设的规范、标准等方面应执行统一规范,进而实现各高校数据库之间的互连互通。特色库建成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资源共享,不要采取人为手段限制用户,而应学习CNKI、万方等数据库提供的成功经验,积极吸引用户。既要以满足本校用户信息需求,也可为其它高校用户和非高校师生用户的需求。
 
④加强宣传,持续维护。在一次调查中发现,虽然安徽财经大学建设了合作经济文摘、经济热点、学科论文库等特色库,但是校内的用户还有很多人并不知道。这是与图书馆在特色数据库建设过程中常常不被重视的一个方面。图书馆的资源要通过举办讲座、文献检索课、网页标签等形式做宣传,只有被用户知道,才有被其利用的可能。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数据库管理者应该进行不断的维护。一方面是让用户能够安全、快捷、方便地利用数据库资源;同时数据库维护中一个重要内容还要不断增加新的内容,而且要及时更新。CNKI的网上数据实现了日更新,高校图书馆的特色库至少要达到每月更新的目标,这样才能使用用户不断有新的内容去利用。
 
 ⑤联合培训,注重质量。特色数据库建设是由图书馆专业人员来具体完成的。但由于安徽省高校图书馆界目前在特色数据库领域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非常专业的人力资源实际比较缺乏。从外部吸引人才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要把国内在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领域的专家请进来,在全省范围内通过不定期联合培训,通过继续教育的方式提高现有图书馆专业人员在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安徽省高校图书馆界可以联合建立一个专门的专题导航网站,把相关的资源集中起来,便于实现知识共享。特色数据库的核心是其特色,而特色的体现是以质量为基础的,只有高质量的数据和服务方式才能体现它的价值。为了保证质量,除了一整套完善、科学的运行机制外,高校图书馆界还要建立一个科学的、可操作性强的质量评价体系,通过评价体系来对数据进行长期的评估。
 
 
参考文献:
 
[1]郭黎康.近十年特色数据库研究论文的统计与分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7.19(2):166-169:
 
[2]魏瑞斌.国内特色数据库研究现状分析核[J/OL]. http://www.lis.ac.cn/download/LIS_NET/2008-12/NET_INDEX.htm
 
[3]包和平,宛文红.西部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现状调查分析图书馆论坛[J],2003.23(5):54-54,141
 
[4]涂湘波,黄筱玲.湖南省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调查分析[J].图书馆,2004(2):50-52
 
[5]肖冬梅,谢伟涛.我国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现状及问题探讨[J].情报资料工作,2004(3):37-39,27
 
[6]安娜,井水.谈陕西省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发展现状与前景[J].情报杂志,2005(5):119-121
 
[7]李志俊.陕西省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策略探讨[J].情报杂志,2005(9):105-106,110
 
[8]郭黎康. 对CALIS特色数据库的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论坛,2005.25(6):184-186,217
 
[9]杨思洛,韩瑞珍.211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调查[J].全国新书目,2006(6):69-71
 
[10]欧群.广东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现状调查与分析[J].情报探索,2006(11):126-128
 
[11]秦长江.河南省高校专题数据库建设的调查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3):94-95
 
[12]邓蓉,向菁,陈余.湖北省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调查与分析[J].新世纪图书馆,2006(5):46-50
 
[13]吴淼,陆琦.西安市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研究[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6(1)48-50
 
[14]陈建红,黄燕芬.从广西经济看广西特色数据库建设[J].中国西部经济,2007(4):117-118,109
 
[15]黄晓斌,蒲筱哥.我国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情报科学,2007.25(5):784-789
 
[16]赵宏铭.四川省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15):3-5
 
[17]黄晓斌,蒲筱哥.我国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情报科学,2007.25(5):784-789
 
[18]何静.我国农业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调查[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7(5):44-47
 
[19]王小琼,吴航.我国外语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现状调查[J].现代情报,2007(8):192-195
 
[20]王会丽.河南省高校图书馆专题特色数据库建设情况调查与分析[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8(3):77-80
 
[21]李凌杰.天津市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现状与分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9):71-73
 
[22]肖乃菲.西南地区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现状与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08(10):44-50
 
[23]刘梅. 从多元的民族文化资源看贵州特色数据库建设[J].图书馆,2008(5):83-84
 
[24]王延红.广东省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现状与思考[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20(8):24-27
 
[25]黄艳芬.广东省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现状及对策.图书馆论坛[J].2008.28(2):144-146,157
 
[26]许俊达.继续推进安徽省高校文献信息保障体系建设[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5.23(3)3-5
 
[27]傅正.安徽省高等学校文献信息保障系统的继续建设[J].四川图书馆学报, 2008 (4):55-58
 
[28]以合作共享提升服务能力[EB/OL]. http://www.ccdy.cn/pubnews/511022/20090118/565921.htm
 
 
 
 
 
 
 


https://m.sciencenet.cn/blog-113146-213892.html

上一篇:给一个拒绝的理由
下一篇:科研评价、期刊评价与论文评价的互动关系

1 章成志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1 16: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