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ngz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oungzy

博文

也说水电之绿

已有 3566 次阅读 2009-2-20 09:24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能源, 清洁, 水电

      近日在网上又看到水电是否为清洁(绿色)能源之争,一些人打着环保旗号妖魔化水电。我查了一下,这些论调的源头是来自于范晓在人民网上的一篇文章《质疑“水电清洁能源”论》(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2742/10559/960470.html),下面仅以其所列观点逐一作出批驳。
      文章作者举了一个紫坪铺工程施工区的例子说明水电工程危害地质,作者提到在施工时遇上连续降雨导致滑坡和泥石流灾害,这个例子本身就说明个例了,具有偶发性,即使是普通施工工程遇上连续降雨也很可能会导致泥石流的,根本不能就此说明水电就不是清洁能源。之后作者又举了美国爱达荷州特顿峡谷水坝,更是不能说明问题,那纯粹是工程设计和实施质量本身的问题,大部分水坝并不存在这个问题;至于加剧诱发地质灾害,其概率更是极低的。作者又举例说水库淹没了良田,却不提水库也能使很多缺水的干旱土地能够得到有效灌溉,再说这些所谓的“良田”大部分都是坡耕地,其长期种植会造成水土流失,在大江在河两岸的耕地本身就应该退耕的,而且水库建成后,也可以发展养殖业,以新产出的水产品代替农作物产出。至于说水库会截留沉积物和营养物质,那是工业排放没有控制好的问题,不是水库自身的问题,而且水库本身也能起到净化水的作用;而所谓的“被淹没的植被和土壤的分解以及腐烂的有机物会大量消耗水中的氧气,并产生沼气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导致温室效应”完全可以在水库建成前将植被进行清理解决的,即使不清理,也就是前几年会有温室气体排放。如果说“大坝会减少下游的水流流量,从而造成灾难性影响”,那更是站不住脚的,从长远来说,总的水流量不会因为大坝而减少,水电只需要水的势能,其本身并不消耗水资源,怎么会减少下游的水流流量呢?!至于作者提到的“大坝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毫无例外地会减少生物物种多样性”,看似有理有据,但河流物种多样性的减少主要是因为河流被工业污染造成的,如果对大坝进行合理管理,完全可以保证下游保持足够的流量而不影响水坝正常运行,而且水库本身也属于湿地,是面积更大的湿地,可以成为多种水生动植物的新的栖息地。作者最后提到“美景佳境,因大坝而逝去”,也是颇为牵强的,即便没有大坝,因为气候变化,因为某些局部地区降水量减少,一些瀑布也会逐渐消失,再强调一次,将时间尺度放长一些,水坝本身并不会减少水流,瀑布消失与水坝无关,而且水库本身也有美学价值,也可以成为美景佳境供游客观赏,世界上很多水库成为旅游胜地(如三峡),这也是有据可查的。
     而上述这些批驳仅仅是针对其观点本身。实际上,所谓清洁或者不清洁,都是比较而言的。社会要发展,人类要生存,必然离不开能源,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不开发水能,就必然多开采可耗竭性资源――煤炭和石油,且不说这些资源会因为越来越稀缺变得更加昂贵,其开采和使用过程中引起的地质灾害(因采煤所引起的地面塌陷、地裂缝、水土污染等)、污染物排放(每吨煤燃烧产生75公斤的二氧化硫、37公斤NOX,680公斤粉尘废渣温室气体排放(每吨煤燃烧会排放2490公斤二氧化碳大量废热排放开采过程安全事故导致的惊人的生命财产损失,水电是不能与其相提并论的。而且水电开发过程问题能够通过前期设计解决水电成本产生综合效益本身弥补其因设计缺陷带来火电即使考虑外部成本水电
     事实上,作为世界上能源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我国的水能资源开发强度还是非常低的,还不到30%,美国在1986年时已开发43.3%,1997年达到65.7%,日本在1986年时已开发95.0%,法国在1986年时已开发92.1%,意大利在1986年时已开发93.0%,西班牙在1997年时已开发61.6%。这些数据表明,世界发达国家都注重优先利用水能资源,尤其欧洲国家。我国的经济可开发水能可发电量为1.75万亿千瓦时,如果达到60%的开发水平,则与2007年底的水力发电量相比,可以多替代2亿吨煤,减排4.99亿吨Co2,少消耗5.58亿吨氧气(相当于3143万亩阔叶树一年产生的氧气量),如果这还不能说水电是清洁能源的话,就没有真正的清洁能源了。
    综上所述,水能资源不仅是清洁能源,更是廉价的清洁能源,对于大自然的恩赐不但不鼓励积极索取,一些人还打着环保主义者的旗号大肆发表这种不负责任的言论。不知是为了哗众取宠,还是属于无知者无畏,抑或为某些利益集团所用,实在不得而知。


https://m.sciencenet.cn/blog-114731-216154.html


下一篇:为什么能源产业未被列入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

3 黄卫东 杨秀海 迟菲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05: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