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出海(原卧龙之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hailiang

博文

几种情况下科研人员发展后劲不足 精选

已有 13413 次阅读 2014-3-14 09:56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几种情况下科研人员发展后劲不足

喻海良,2014/3/14

前几天写了一篇《浙大校长说的对,高校近亲繁殖太严重》,文中主要观点是“一个大学也是这样,只有及时补充新鲜血液,才能够一直保持活力。大学建设,一方面保留现有方向的发展动力,另一方面,不能为了一时的发展而忘记日后的前进动力,这是领导们需要认真考虑的:学校发展的后劲。

学校的发展需要考虑其“后劲”。确实,如果一个领导没有长远目光,会让学校停止、落后他校很多年。在网上流传我国早年的不少优秀高校,现在也逐渐走上了下坡路。这里以北京科技大学为例,该校曾经是北京8大名校之一,其SCI论文数量曾经能排在全国前几位。曾听说,全国市级领导中,该校校友名列全国前茅。然而,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起落,该校似乎也逐渐走向没落。北科大在我心中一直都是一所优秀的大学,但是,这几年发展后劲不足的原因应该与学校长远宏观规划有很大关系。

与学校发展相似,科研人员发展也是需要考虑后劲的问题。

在我国现在都在提倡早育问题。媒体经常报道很多神童多少岁就考上了某些名牌大学。然而,现实中,这些选拔的神童的一生绝大部分人都是被“提前消费”了。不排除有极个别成就非凡,但是绝大部分人情商、智商、逆商极不协调。作为家长,须不知人的一生不只是读书、成绩,或者事业。更多的是“生活”。如果不在小的时候都有所兼顾,其人的后半生很多会后劲不足。在这里,我对中科大、南科大现在进行的少年班制度持怀疑态度。

离题很远了。现在回到本文想说的科研人员后劲问题。下面是我想说的几点:

1)在大树下工作后劲不足。很多人认为,现在年轻人员如果不投靠一棵大树,生存、发展非常困难。然而,经过我这些年的观察,凡是跟在大树下发展的人员,基本上都存在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相反,博士毕业后不久就单干的人员,虽然有失败的人员,但是,如果成功了都会非常的杰出。以我们东北大学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绝大部分人都是跟着院士做课题。确实,院士水平高,而且人脉广,课题多得花不完。然而,在实验室建立已经将近20年的今天,实验室居然没有一人获得杰出青年基金或者长江学者。或者,要求低一点点,就连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也没有一个。就我的了解,实验室5年内不可能出现这样的人。相反,还是以东北大学材料加工专业的年轻教师为例,在材料加工所一位年轻教授,其导师很早就退休了,也因此,他自己带着几个硕士研究生单干,虽然起步的时候充满困难,但是,经过几年的积累,现在已经获得国家优秀青年基金、霍英东基金、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973项目、教育部新世界人才等一些列成绩。至于他的将来,我还是比较看好的。

2)一直在一个地方做科研后劲不足。现在很多人都害怕找工作,因为害怕被他人拒绝(其实,最优秀的人员找工作也可能会被拒绝的)。也因此,当他们博士毕业后,其导师能够给他们提供一些机会,通常都会选择留在组里面继续工作。这也是这些年大家常说的近亲繁殖问题。留在导师课题组继续工作,在短时间内对导师、学生而言似乎是有一定的好处。首先,导师安排工作比较顺手,另外有些工作可以有一定的连续性。特别是某些博士生做了一半课题的基础上,导师就会想方设法把他留下来,把工作继续做完。至于学生自己,接着做相似的科研工作,肯定是得心应手,而且可以把博士期间的工作整理予以发表。然而,坏处就是视野很小,只会做自己已经掌握的东西,很少人会尝试一些新的工作。我观察过在东北大学轧制实验室的一些老师的工作,不少人是十年前做什么,现在还在研究什么。很显然,这样的研究人员是后劲不足的,很难取得持续的成绩。也因此,实验室建立20年了,实验室教师也没有一个评上长江、杰青。当然,我认为在这方面,实验室的主要负责人负有不可推脱的责任。相反,还是东大材料学院的几个长江、杰青,虽然也是东大毕业,但是,都拥有国外优秀大学科研的经历。

……



https://m.sciencenet.cn/blog-117889-775819.html

上一篇:浙大校长说的对,高校近亲繁殖太严重
下一篇:代问大师,这会被认为是一稿多投吗?

25 许培扬 邹勇 韦玉程 郭向云 胡锐锋 赵大伟 褚昭明 张云扬 赵征 王善勇 崔晓磊 李宇斌 贾伟 曹建军 高绪仁 王晓旭 唐凌峰 杨大勇 陆俊茜 徐媛 李天成 ljxm JIANHUN idealist aichengzh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3: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