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出海(原卧龙之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hailiang

博文

怎样证明自己会是一个好导师

已有 7627 次阅读 2015-3-27 10:36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怎样证明自己会是一个好导师

喻海良,2015-3-27

最近几天,科学网开始讨论研究生面试和双向选择问题。特别是看了吕宝亮老师的“报考研究生,也要讲诚信的,好吗?”让我回忆起去年曹广福老师写的一系列关于“违约女生”的博文。也因此,激起我写作本博文的想法。

研究生双向选择,其实是导师也为难,学生也为难。每一个导师都只有几个名额,都希望招到最合适的学生。也因此,在刚开始的时候,不能够见到学生来找他,就直接“毫不犹豫地”答应。特别是热门导师,表达意向的学生可能有十几个,而能招的名额也就2-3个。也见过一些导师一开始答应了某学生,后来有更优秀的学生找他后,告诉前者不能招他了(这种情况,如果导师通情达理,通常会帮他联系其他导师)。对于学生而言,也是如此,谁不想跟着名师,将来成为高徒。也因此,一般都是先找最想找的导师,如果没有同意,就找另一个导师。这个在国外研究生招生更为普遍。有一个优秀的博士生联系我们学院的一个教授,希望来读博士。双方谈了好些次,这个教授也同意接收对方了。最后,该教授收到学生的邮件,说是更优秀大学的教授也同意了他,于是选择对方走了。就我自己观察,在导师选择研究生与研究生挑选导师这一个过程中,其实都是一个“利己”的选择过程。导师选错一个学生,这几年光景可能耽搁了。学生选错了导师,一辈子可能也就耽搁了。所以,谁都寻找“最优解”,是可以理解的自然选择。

学生为什么选择你做导师,无非以下几条:

1)将来就业空间大。学生考研,无非希望将来过上一个好的“光景”(刚刚学的陕西话)。也因此,能够找到好的工作,那肯定是最佳选择。如果一个导师培养了好些批次的研究生,完全可以把往年培养的研究生的就业情况放到网上。某某去了世界500强企业,某某去了本领域最强的企业,某某去了某高校任职。新的研究生如果看到他的师兄、师姐都获得了好了发展前景,自然觉得跟着这样的导师有底气。相反,如果一个导师培养的学生都失业了,你再招一些研究生,这不等于坑害他们么。

2)将来进一步深造空间大。有一部分研究生,希望读完硕士就去工作。而有一些硕士生,则希望继续读博士,还有一些希望选择从事学术领域。对于后面这些学生,当然希望硕士阶段能够转为直博生,甚至希望导师能够推荐他们出国留学。如果一个导师培养的往届研究生,某某硕士毕业后去了MIT读博士,某某毕业后去了哈佛做博士后,某某毕业时发表了N篇论文获得了大奖。新的研究生立马就能感觉到自己有一天也能够走上国际学术大舞台,自然会想方设法去联系这样的导师。相反,如果一个导师培养的好些学生,由于在学期间学术论文发表不达标而必须延期毕业,或者直接“肄业”,你再招很多研究生,也是非常不负责任的。

3)在学期间获得学校奖学金的机会多。现在研究生入学,很多地方都是自费了。对于家庭条件一般的学生,肯定希望在读期间能够获得国家奖学金。确实,国家奖学金现在额度非常高了,有一些达到2-4万,对于一个普通家庭的学生而言,可能能够解决他一年的温饱问题。如果一个导师指导的往届学生中,获得重大奖学金的比率非常高,对于那些家庭条件一般的学生而言,无疑吸引力非常大的。这个时候,导师完全可以讲,上几届学生中,某某获了国家奖学金,某某获了某命名奖学金,给某某贫困学生安排了助研岗位。如果一个导师培养的学生,根本就没有希望获得资助,建议招一些家庭条件好的学生为好。

4)用自己的成绩证明他们将来的前景会很好。如果一个老师,刚刚获得研究生招生资格,也因此,上面三条都没有办法去吸引优秀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导师自己的经历也是吸引学生的“筹码”。如果自己在过去几年内发表过若干重要学术论文,自己在过去几年内获得过某些重要课题,自己在获得这份工作之前在某些重要大学、研究所、课题组工作学习过。这一些都是自己的积累,一个人自己的积累多了,指导学生的能力自然会很强。相反,对于一个新的导师,在过去一些年里面什么都没有,凭什么让学生把自己的前途“抵押”在你这里。

……

研究生选择导师,确实需要慎重。前几天,和朋友聊天,他说,一个研究生将来的出路,第一是看导师,第二才是看学校。我觉得还是很有道理的。



https://m.sciencenet.cn/blog-117889-877639.html

上一篇:出国做博后绝对不单单因为“钱”
下一篇:激励年轻人,不如放开手脚让年轻人干吧

8 袁海涛 张警吁 杨金波 吕宝亮 高建国 申建秀 wangqinling seeker99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0: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