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出海(原卧龙之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hailiang

博文

海漂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文化”冲突

已有 6873 次阅读 2015-10-15 14:51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海漂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文化”冲突

喻海良,2015-10-15

前几天,我给自己定的停博半年之约满了,从而连着发了两篇博文《激励年轻人,不如放开手脚让年轻人干吧》、《我们学院的院长,不一样的故事 》,宣告重出江湖。有朋友笑言“真憋得住”。一个习惯了每周数篇博文的博主,突然宣布一定时间不能写博文,就像一个每天抽三包烟的烟民突然宣布从此戒烟,确实需要一定强度的“自制力”。当然,君子曰“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作为“知识分子”一员,我自然应该努力“憋住”,“自己和自己较劲一翻”,答案是我做到了。

说道“知识分子”,刚刚看到关于《知识分子》主编饶毅的的文章“饶毅:海归之后最大的痛苦是中国的人际关系”,让我想到最近一直思考的问题:海漂的最大痛苦是什么?来澳洲生活快有5年了,虽然收入稳定,家庭和睦,潜心科研。然而,我总感觉这里有很多地方不对劲。特别是最近几天,看到的很多真实故事,让我对这个地方很是失望。刚刚和我的室友讨论了这个话题,他告诉我这种痛苦的根源在于“文化冲突”。用一句非常俗的话,从小就受到传统东方文化熏陶的我,真的不习惯所谓的“西方文明”。

文化冲突(1):没有家人陪伴的孤独老人。我家隔壁是一个澳洲本土的老太太,今年已经78岁了。她的老伴很多年前就没有了,她有五个子女,其中四个在澳大利亚,基本上都生活在新南威尔士州。在中国,如果一个老人到了这个年纪,早就应该被子女接走,和子女儿孙一起安享天年。然而,在澳洲的绝大部分老人,是完全没有这个可能的,即使她遭遇了人生的大难。由于老太太自己一个人住,被附近的一个民工盯上了。在几个月前的一天深夜,她被入室抢劫。她的面部额骨被打碎,另外胳膊被打折。后来,虽然她受到了非常好的医疗,同时,几个子女也都去照顾了几天,但是,前几天被一个儿子送了回来。虽然儿子给她买了轮椅,给她买了事物,但是她必须接受一个人继续在这里生活。我有时候很怀疑澳洲或者所谓的西方文明,在他们的体制下,确实能够做到“小有所养,老有所依”。然而,我有时候很怀疑,“金钱”真的能够决定一切吗?当和这位老太太聊天的时候,她就兴高采烈地告诉我,“她有五个孩子”。当某个礼拜天,她的某个孩子带她去吃中午饭的时候,她会兴高采烈地向我们介绍“这是她的大宝贝”。然而,当看到她一个人孤独地走在前院的时候,她内心的那种“失落”让我这个“外人”感觉到“心酸”。肯定有人反驳,这只是一个孤例,我要说,绝对不是孤例,在澳洲90%以上的老人都是自己过。

文化冲突(2):穷人家的孩子基本上难翻身。在中国的时候,我们经常说西方国家的教育好,他们这里的小孩从小就散养,从而他们长大后具有高的“创造力”。然而,世人不知道的是这种观点纯粹是片面的,或者说是荒诞的。因为在西方国家,“公立学校”基本上就是国内定义的“差校”。而有钱的人家,基本上都不会在公立学校读书。我现在经常和他人讨论小孩的上学问题,应该说孩子的上学问题成了大家的心头之痛。上“公立”,孩子的前程将来一定毁了,上“私立”,收入水平根本就达不到那个水准。澳洲最好的小学到高中,都是私立学校。基本上都是有钱人的世界,小孩一年的学费超过澳洲大学、研究生的学费。除了私立之外,就是教会学校,这类学校的一个特点,孩子进了这样的学校,就一定要跟着他们从事这样的信仰,每个礼拜都要去接受上帝的洗礼,同时,这样的学校的学费也是不低的。除此之外,就是散养制度的“公立学校”。对于私立学校,他们是早晨7点多开始到晚上5点为学校学习时间,平常还要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而对于公立学校,早晨9点到下午3点为学校学习时间,平常基本不管。考大学的时候,私立学校的学生占了绝大部分主流大学的名额,而公立学校的学生绝大部分则在技校读书。而国内的学校基本上都是公立的最好,所以看到西方发达国家的公立学校的学习情况,就怀疑自己的教学情况,其实根本就不应该。也因此,西方国家,主流上都是有钱人说了算,绝大部分穷人想翻身,没有几代人努力是基本上没有希望了。

文化冲突(3):办事效率……

西方国家确实存在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而中国的人情社会确实非常讨厌。前些天,我家人去沈阳给我办一个证件,一开始磨蹭了很久都没能办。后来,送了1500块钱,第二天一大早就办好了。但是,一个受了几十年传统东方文化教育的我,确实觉得西方文明某些地方太过“冷漠”了。而我个人认为,生活在西方社会,这种文化冲突,注定是我们绕不开的痛苦。



https://m.sciencenet.cn/blog-117889-928320.html

上一篇:我们学院的院长,不一样的故事
下一篇:独立都是被逼出来的

29 许培扬 陈伟 武夷山 白龙亮 孟佳 尉剑俊 张卫 黄仁勇 曾新林 孙启高 谢平 戴德昌 农绍庄 田云川 侯成亚 姚伯元 高峡 叶恒 陈志飞 李天成 陈敬朴 张启峰 icgwang ljxm fei763 biofans wangqinling decipherer qzw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5: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