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EF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AMEF 致力于医学教育,关注大众健康

博文

白色念珠菌和肠屏障

已有 2228 次阅读 2021-12-22 05:35 |个人分类:疾病知识|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白色念珠菌和肠屏障

肠上皮细胞与肠腔形成紧密的屏障。肠屏障的细胞旁通透性由紧密连接蛋白调节,并可由微生物和其他刺激物调节。多态性真菌白色念珠菌是人类粘膜中常见的共生菌,具有穿越这一屏障并在宿主体内建立系统性疾病的能力。

白色念珠菌引起粘膜细菌失调,促进侵袭性感染

由于口腔和胃肠道念珠菌病、念珠菌病和败血症的风险增加,感染性并发症是接受化疗的癌症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常见原因。白色念珠菌和内源性粘膜细菌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理解侵袭性感染的机制非常重要。Bertolini等人的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在发病机制中,白色念珠菌、驻留的粘膜细菌群和宿主环境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白色念珠菌在形成常驻细菌群落和促进粘膜失调中起作用,引起粘膜细菌失调,促进侵袭性感染(Bertolini, et al. 2019.)。他们发表了一个小鼠静脉化疗模型,该模型再现了接受5-氟尿嘧啶治疗的患者的口腔和肠道粘膜炎以及骨髓抑制。使用该模型研究白色念珠菌对粘膜细菌群的影响,并比较了同一小鼠口腔和肠道粘膜的全球群落变化。通过qPCR、原位杂交和培养方法验证了16srrna基因测序数据。接受5Fu和白色念珠菌治疗的小鼠口腔内有内源性细菌过度生长,但小肠粘膜没有。白色念珠菌感染与这两个部位的粘膜细菌多样性丧失有关,其中,小肠内的本土性狭窄单胞菌、α-变形菌和肠球菌属占优势,口腔粘膜内的肠球菌属占优势。免疫抑制和念珠菌感染均导致口腔微生物群的变化。从口咽念珠菌病小鼠分离的肠球菌在体外参与降解上皮连接蛋白E-钙粘蛋白和增加口腔上皮屏障的通透性。重要的是,在体内使用抗生素消耗这些微生物可以减轻口腔粘膜E-钙粘蛋白降解和白色念珠菌入侵,而不影响真菌负担,这表明细菌群落的变化代表了明显的生态失调。这项研究表明,在发病机制中,白念珠菌、驻留的粘膜细菌群和宿主环境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他们对白色念珠菌在形成常驻细菌群落和促进粘膜失调中的作用有了重要的新认识。

白色念珠菌感染导致肠上皮细胞系C2BBe1屏障破坏和MAPK/NF-κB介导的应激反应

Böhringer等人用野生型白色念珠菌感染极化C2BBe1 肠上皮细胞导致跨上皮电阻(TEER)在随后的屏障破坏之前短暂增加,伴随着连接蛋白水平的强烈下降和大量但相当延迟的细胞毒性。基于时间分辨微阵列的白念珠菌攻击肠上皮细胞的转录组分析揭示了NF-κB和MAPK信号通路在感染反应中的显著作用。根据差异表达的NF-κB和MAPK通路成分及其预测的转录靶点推断出一个基因调控网络。实验验证了预测NF-κB激活GDF15的网络模型。此外,抑制白念珠菌感染的C2BBe1细胞中的NF-κB活化导致上皮细胞的细胞毒性增强。这项研究确定NF-κB活化是上皮细胞对白色念珠菌反应的重要保护性信号通路。

参考文献:

Böhringer M, Pohlers S, Schulze S, et al. Candida albicans infection leads to barrier breakdown and a MAPK/NF-κB mediated stress response in the 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 line C2BBe1. Cell Microbiol. 2016 Jul;18(7):889-904.

Bertolini M, Ranjan A, Thompson A, et al. Candida albicans induces mucosal bacterial dysbiosis that promotes invasive infection. PLoS Pathog. 2019 Apr 22;15(4):e1007717.

 




https://m.sciencenet.cn/blog-1213094-1317607.html

上一篇:肠漏、脑漏、肠漏综合征
下一篇:维生素A与肠漏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8: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