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EF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AMEF 致力于医学教育,关注大众健康

博文

振动声学治疗概述

已有 1261 次阅读 2023-1-29 01:51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振动声学治疗概述

振动声学疗法,也称为声音疗法或按摩“音乐浴”,使用正弦声波-频率范围为30至120 Hz的振动。其可以与用于治疗目的的音乐电子混合。振动声学疗法在经验、原理和作用机制方面与音乐疗法、手部按摩或使用机械设备的按摩非常不同。相比之下,振动声学疗法声波深入到身体的每个细胞和器官,为它们的运动(振动)、净化和放松创造了条件。按摩频率通过内置在床/椅上的特殊设备直接传递到人体,将电信号转换为低频声波。

振动声学治疗的程序是什么?

振动声学疗法会议通常持续23分钟,但最多可持续80分钟。一个人躺在床上,床的顶部覆盖着一个软垫子,里面有内置的传感器——类似于扬声器的设备,可以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振动。预先选择的频率(声音)通过传感器再现。特定的频率可以在身体中非常精确的位置有效,因此治疗师可以制定计划以有针对性的方式治疗某些问题。因此,振动声学疗法有时被称为听力医学或听力药房。

为什么通过振动声学疗法进行的内部细胞按摩可以成为日常预防计划中的一个重要元素,以保持健康、良好的外表以及治疗各种身心问题?

大多数人都很注意清洁自己的家,维护和修理自己的汽车和其他财产。有些人甚至设法照顾好自己的健康——服用维生素,通过锻炼保持身体健康,并将资金用于美容护理,以保持自己的外表和美丽。然而,人们如何保持内脏、肌肉、腺体、组织和细胞的正常功能?我们甚至没有意识到,除了我们的名字和身份之外,我们是一个复杂的多细胞身心生活和变化系统,它由大约100000000000000个细胞组成!

振动声学疗法的影响基于什么原则?

简而言之,振动声学疗法的作用机制表现为通过刺激频率振动人的神经系统,并在不同的肌肉群和器官中产生交感和谐共振。每个细胞、组织、器官和肌肉都以自己的频率振动。振动声学疗法基于40000多小时的研究和通过患者反应评估治疗效果的实验研究,使用这些共振频率组合的程序。大量的实验和研究已经教会了振动声学疗法研究人员如何创建和使用放松和放松计划,以刺激和缓解各种疼痛和压力。

振动声学疗法会议期间感觉如何?

每个人都以几种方式对振动其生物系统的频率做出反应。振动声学疗法声波通过对所有身体细胞进行深层内部按摩来释放压力和痉挛,从而引导到肌肉骨骼系统。这种感觉是身体内部的轻微振动。有意识地体验全身的频率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身体反应,更加放松。当我们使用频率时,我们感觉声波会根据所选择的频率或频率模式影响身体的不同部位。并非所有人都如此,但通常情况下,频率感会在一个人身上增强和加深。他/她通常在几分钟内进入冥想意识状态——肌肉张力降低,呼吸和心率减慢,四肢热身,大脑被排除了忧虑和想法,暂时失去了时间感。许多人会在振动声学疗法设备上昏昏欲睡或睡着。

振动声学治疗

振动声学疗法程序的感觉,类似于“振动”,与机械振动(由机械振动按摩设备产生)有很大不同。人们认为这更令人愉快,也不那么令人不安。正弦波刺激的感觉既愉快又流畅。这是一个内部按摩。优选使用振动声学疗法振动代替机械振动,因为声波轻柔地按摩身体中的每个细胞。振动声学疗法适用于增强身体和心理幸福感。为治疗目的而适当选择的音乐进一步增强低频正弦振动的效果。振动声学疗法影响的详细描述可在此处找到。

振动声学疗法的好处是什么?

振动声学疗法是一种非药理学方法,可以转换疼痛,而不会模糊大脑和药物的副作用。振动声学疗法能让人放松,减轻疼痛,摆脱焦虑。振动声学疗法是解决失眠的方法。振动声学疗法放松肌肉痉挛,减少肌肉紧张。振动声学疗法频率也可以在没有音乐的情况下使用,并且在这个意义上独立于客户的音乐偏好和文化条件(与音乐治疗相反)。许多替代疗法的方法和方法,如瑜伽、草药、针灸(我们只提到其中的一小部分)都能有效缓解压力。但其中大多数都需要客户的某种努力。通过振动声学疗法进行的声细胞振动不需要患者付出任何努力——这是一种极其被动和可接受的刺激形式。

振动声学疗法是否可以与其他治疗干预同时进行?

对尽管振动声学疗法单独治疗可以与心理治疗或物理疗法(以及对抗疗法、顺势疗法、草药疗法、按摩疗法)相结合,增加患者的可及性并催化其他治疗方法。




https://m.sciencenet.cn/blog-1213094-1373890.html

上一篇:用于慢性疼痛和痉挛的声学治疗
下一篇:振动声学疗法是否有禁忌症和副作用?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18: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