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LetPub论文编辑的企业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etPubSCI

博文

眼见为实?视觉摘要带读者轻松了解跨领域研究

已有 2207 次阅读 2022-7-19 11:05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在社交软件看到科普文长篇累牍的叙述,便立刻丧失了阅读的兴趣?想要查阅跨学科文献,却看不懂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四处寻找研究的灵感,但成百上千篇的文章让人眼花缭乱……

也许你的读者也在受此“折磨”,那么,一份简洁凝练的视觉摘要或许能帮助你留住读者。

视觉摘要是什么?

视觉摘要(visual abstract)一词,最早于2016年由SCI期刊《Annals of Surgery》的创意总监Andrew Ibrahim博士提出,指的是将科学信息转化为更易在社交媒体快速传播的图形格式。

人们阅读图片比理解大段文字所需时间更短、效率更高,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一份吸引眼球的视觉摘要能够帮助研究者的文章在海量科学研究中脱颖而出。

因为文章的研究方法或结论可以从视觉摘要中窥见一斑,所以读者能够快速判断是否有兴趣阅读全文。

视觉摘要有哪些形式?

1.图文摘要

尽管“视觉摘要”一词2016年才被提出,但许多期刊早已使用过与之类似的图文摘要工具。化学的许多分支学科都与结构有关,因此更依赖于可视化展现,这也是化学类期刊最早在印刷版和在线期刊目录页面上使用图文摘要(graphical abstract的原因。

这些图文摘要通常由研究人员自行制作,甚至取自文中的图片,使用专业术语和缩写词,仅供同行学者阅读、讨论。比如开放获取的化学期刊《Molecules》自2008年起一直在使用此类工具(图1)。

image.png

图 1.《Molecules》的图文摘要

2010年《Cell》杂志的编辑部推出了所有研究文章在线展示的新格式,并提出引入图文摘要对传统的文本摘要进行补充;ElsevierACS等科技出版机构都在网站上提供了制作图文摘要的详细指南。此时的图文摘要得到进一步推广,设计风格图文并茂、言简意赅,不再专属于领域内的专家讨论,而趋向于使得不同学科的读者也能理解文章的主要概念(图2),旨在有效促进跨学科交流。

image.png

图 2.Elsevier示例图

2.信息图

获取期刊《PeerJ》在2015年就开始使用信息图式摘要(Infographic-style abstract),这类摘要往往注重文字和图形的有机结合(图3)。

image.png

图 3.《PeerJ》的信息图

信息图式摘要的目标受众也不限于特定的研究领域,跨学科研究员和普通读者阅读无门槛,因此吸引了广泛的读者群。关于信息图和图文摘要的区别,可以阅读《图文摘要与信息图设计之异同》。

3.视频摘要

随着时代的变化,一些期刊还引入了动画与视频摘要(video abstract,以多媒体的形式来展示作者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增强了视觉摘要的趣味性。

作者通过视频动画、模拟演示、访谈实录等方式来阐明研究的核心思想,描述方式更加灵活、生动,同时也让读者获得更丰富、更多样化的体验。

综上所述,可见视觉摘要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格式标准或样式,但无论是图文摘要、信息图还是视频摘要,都能够提高科研论文的趣味性与可读性,有效提升论文的知名度和传播度。

值得注意的是,视觉摘要简洁明了的特性要求它对论文重点进行提炼,选择性地忽略部分细节。这可能导致论文内容被过度简化,因此,觉摘要和文本摘要类似,都不能够替代全文阅读,也不能作为从研究中得出结论的唯一依据

视觉摘要的优势有哪些?

合理使用视觉摘要能够为读者、期刊和文章作者创造一个三赢局面。对读者来说,视觉摘要帮助读者快速理解文章的研究方法与中心结论,为其节省了阅读大段文字的时间,同时降低了理解门槛,激起各领域读者阅读文章的兴趣。对期刊和作者来说,他们通过推特、博客、杂志俱乐部和科学会议推广已发表的文章时,具备视觉摘要的文章图文并茂、一目了然,更容易吸引观众注意从而引发更多学术讨论。

实际上,与纯文本文章相比,带有视觉摘要的文章在发布网站、社交媒体上的访问量和转发量明显更高。不仅如此,期刊使用可视化摘要扩大文章的读者群体后能够有效提高该刊在社交媒体中的影响力,最终达到提高引用率和影响因子的目的

如果你想要一份高质量且符合期刊要求的视觉摘要,可以选择LetPub图文摘要设计制作服务以及视频摘要制作服务,帮助你节省时间成本,提升科研效率。

国际期刊和出版社推荐LetPub编辑服务

QQ图片20190611152856.png

SCI论文润色、SCI论文修改、SCI论文专业翻译服务、英文论文修改

SCI论文英语润色同行资深专家修改专业论文翻译格式排版整理SCI论文图片处理Video Abstract

学术翻译英译中SCI论文查重LaTeX论文润色SCI论文写作讲座联系我们



https://m.sciencenet.cn/blog-1232242-1347918.html

上一篇:成功撰写研究提案的八条建议
下一篇:如何与SCI期刊编辑有效沟通——LetPub直播讲座今晚八点开讲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0: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