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味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wenweir 人生三境界:读书—写书—被写成书。欢迎访问 语文味网;网址: http://www.yuwenwei.net/

博文

【少堂志林(1352)】孙绍振教授开创了“第一”

已有 3464 次阅读 2021-12-9 16:25 |个人分类:少堂志林|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孙绍振照片.jpeg


近些年,我国有些高校陆续诞生了一种很有意义的新的办学形式——以“名人”的名字命名班级或学院。例如北京大学的“元培班”,多所大学的“钱学森实验班”,天津大学的“茅以升班”,哈尔滨工程大学的“陈赓班”,清华大学"姚期智班"中国矿业大学"孙越崎学院"浙江大学的"竺可桢学院”西南交通大学等多所大学的"茅以升班"北京交通大学的"詹天佑班"四川大学的"吴玉章学院”浙江大学的“丘成桐班”, 中山大学的“逸仙班”,华中师范大学的“恽代英班”等等。这些“名人班(学院)”,都是以与这个高校或这个专业有关的著名人物命名。

 

高校的“名人班”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以建国后毕业的校友中的英烈命名。比如在我的老家武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为了鼓励学生们学习先进典型、传承优秀校友张国旗的精神,于2017年设立“张国旗班”;华中科技大学为表彰该校胡吉伟同学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于2001年12月创办“胡吉伟”班;华中科技大学为纪念因台风中抢救国家重点试验平台壮烈牺牲的校友黄群,于2018年设立“黄群班”等等。

据初步掌握的材料,上述“名人班(学院)”,只有姚期智先生一人是健在的学者。姚期智先生今年75岁。显然,仅从清华大学设立"姚期智班",即可知姚期智先生在计算机领域的贡献之大。

在本人的视野范围内,此前还没有发现以文科健在的学者命名为“名人班”的。不过,近期这一局面已然被打破。

2021年11月3日,著名文艺理论家、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孙绍振先生在微信分享给我一个消息:“总支书记来信:刚刚从教育部得到消息,文学院申报的《孙绍振中国语言文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选第三批拔尖计划2.0基地,近期将正式发文。”我马上给孙绍振先生发微信祝贺:“健在就以名字命明这种基地,孙老师好像是第一个。”11月29日,孙绍振先生在微信给我分享一个表格:

孙绍振班.jpg


《孙绍振中国语言文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是通过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


福建师范大学虽并非与清华、北大比肩的一流大学,但孙绍振先生做出了公认的一流学问。 可见,学者、教授是不是在一流层次的单位工作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能否做出一流的学术贡献。

2021/12/09

 




https://m.sciencenet.cn/blog-1245975-1315876.html

上一篇:【少堂志林(1351)】自媒体作者认证中的“教育家”是谁?
下一篇:【少堂志林(1353)】广东有研究生发文研究本人16年前在香港讲的拙课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03: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