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aoj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ayaoji

博文

时间膨胀是什么——物理笔记9

已有 9814 次阅读 2017-7-15 21:04 |个人分类:物理学|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时间膨胀, 光速不变原理

什么是时间膨胀

按照相对论,运动物体的时间变慢,这让人感到很神秘。因为我们通常觉得,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匀速流过,所有物体都处在这条河流之中,无论物体怎样都是影响不了这条河流的。

事实上,时间变慢就是物体的一切变化都变慢了,就像视频在慢速播放一样。本来一个小时的视频,你两个小时才放完,视频里的世界时间变慢了,也可以说是时间膨胀了。

举个例子,张三和李四都在广州。张三一直留在广州,而李四乘飞机以接近光速从广州飞向北京(假设两地相隔极其遥远)。出发时两人都是0岁。李四到达北京时10岁,而张三20岁。因为飞机在运动,飞机上所有物体的一切过程都变慢了,包括时钟的转动,张三的生理过程都变慢了。

当然时间变慢比放慢镜头这更复杂。因为细想会有疑问,运动是相对的,李四相对张三运动了,而张三相对李四也运动了呀,凭什么两人见面时张三更年轻呢?

确实是这样。刚才是从张三的角度看的,即以地球为参照系。现在从李四的视角看,即以飞机为参照系。而在李四看来,自己静止,地球在相对自己运动。当自己在北京时10岁,而张三才5岁。因为地球在运动,它上面的一切都变慢了,包括张三的生理过程都变慢了。

那李四10岁的时候,张三究竟是多少岁呢?5岁还是20岁?这里关键是,同时是相对的,决于你所采用的参照系。以地球为参照系,张三20岁和李四10岁是同时的,以飞机为参照系,张三5岁和李四10岁是同时的。

他们谁更年轻,是没有客观答案的。但如果飞机到北京后立刻调头返回广州,两人见面,那情况就不一样了,这时李四更年轻,张三40岁,李四20岁。从张三的角度看,很容易理解,因为李四一直在运动,时间速度只有自己的一半。

而在李四看来,自己调头的一刹那,张三从5岁突然变成了35岁。自己静止,张三从远方向自己而来,10年后两人再次见面,这时自己20岁,由于张三在运动,时间过得慢,只从35岁增长到40岁。

为什么在飞机调头的一刹那,相对于张三来说,李四没有变老,而相对李四来说张三突然变老了呢?因为在这一瞬间,两个参照系的地位是不一样的。在地面参考系,情况和往常没区别,而飞机就不同了,那一瞬间通常的规律是不成立的。就像你坐车时,刹车或加速,车内物体的运动是和平常不同的。

为什么会有时间膨胀

从光速不变原理可推出运动物体的时间变慢

光速不变原理:

相对于所有的参照系,光在真空中的速度都相同

比如下图,火箭A和火箭B运动方向是相反的,但同一束光,相对于它们的速度却相同。

光速不变原理严重违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因为按经验,火箭A与光的运动方向相反,火箭B追着光运动,所以那束光相对于A的速度应该更快。但实验表明光的速度与参照系无关。

时间膨胀

我们用光子钟来测量时间。两面平行的镜子,光在两个镜面来回反射,光的运动方向垂直于镜面,就构成了光子钟。已知光速是C,假设镜子间的距离是L,光从一面镜子到另一面镜子的时间是L/C。我们可以利用光在镜子间来回反射的次数来计时。

我们有两个相同的光子钟,其中一个在地面,另一个在飞船上,镜面和飞船运动方向相同。见下图。


从地面的观察者来说。在地球上光从下面的镜子运动到上面镜子的时间为L/C。飞船上的光从下面运动到上面镜子时,需要的时间更长。因为它到达上面镜子时,镜子已经运动了一段距离,光的运动路线并不垂直于地面,而是倾斜的,它的运动距离更长。而光速不变,所以时间更长。也就是地面上的光子钟的时间已经超过了L/C

但对飞船上的观察者来说,飞船是静止的,光在镜子中跑一次的时间仍然是L/C

也就是说,同样一件事,即光从飞船上的镜子到达另一面镜子,飞船上的时间短于地面上的时间。比如飞船上是1秒,地面上是2秒。即飞船上的时间变慢了。

为什么同时是相对的

       下面用光速不变原理推导同时的相对性。

有一列火车匀速向前行驶。火车中央有一盏灯,灯打开后,向四面八方发出光。有的光照向车头,有的照向车尾。对火车上的观察车来说,火车是静止的。灯离车头和车尾的距离相等,而光速是恒定的。所以光到达车头和车尾需要的时间相同,即它们是同时的。


现在考虑地面上的观察者。相对于他来说,火车是行前行驶的,光照向车头,而车头也向着同一个方向前进,所以光需要追赶车头。另一束光照向车尾,而车尾迎着这束光的方向前进。根据光速不变原理,不管对哪个观察者,光的速度都是一样。所以光向车头和车尾的速度一样。所以先到达车尾,后到达车头。


可见,光到达车头和到达车尾这两件事。相对火车来说,它们是同时的。相对地面来说,它们不是同时的。



https://m.sciencenet.cn/blog-1255140-1066549.html

上一篇:逻辑之岛:无法判定的语句——逻辑学笔记23
下一篇:闵可夫斯基空间——物理笔记10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7: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