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真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周可真 苏州大学哲学教授

博文

隋唐佛教诸宗派述要(上)

已有 5130 次阅读 2008-3-30 21:14 |个人分类:中国哲学讲座|关键词:学者

 

佛教自东汉传进中国以后,发生了两方面的变化:一方面是中国佛教化,另一方面是佛教中国化。所谓中国佛教化,是指中国文化在佛教的影响下,逐渐打上佛教的烙印。中国佛教化的过程,也就是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文化逐渐渗入中国文化的内核,并使中国原有的文化结构发生变化的过程。佛教中国化则是指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为中国文化所吸收、同化,而成为中国佛教。典型的中国佛教是世俗化了的净禅合一的佛教,即净土宗和禅宗的混合物。这种佛教是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

 

佛教中国化是与中国佛教化同时进行的,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翻译梵经阶段;二是开宗判教阶段;三是各宗归禅和净禅合一的阶段。

 

中国佛教是属于北传佛教,其经典原是梵文,后被译成汉文和藏文。把梵经翻译成中文,是佛教的一种中国化,而且是一种重要的中国化,这是因为任何一种语言系统都积淀着一定的思想文化,都是一定思想的表现。翻译是将一种语言系统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系统。这种转换,对于前一种语言系统所表现的思想文化内容来说,意味着其固有的表现形式被抛弃而获得了一种新的形式;在其获得新形式的同时,它本身也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造;而对于后一种语言系统来说,则意味着这种语言系统又接纳了新的思想文化内容,而当这种语言系统容纳新的思想文化内容时,其形式必然亦要作出相应的变化,以适应新的内容的需要。因此,翻译佛经,必然带来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印度佛教思想内容的变化,一是中国语言文字形式的变化。后一种变化是中国佛教化的一个方面,前一种变化则是佛教中国化的一个方面。佛教传入中国,首先就是发生了这样两个方面的变化。

 

译经事业不过是向中国人介绍印度佛教思想。这种介绍虽也包含了佛教中国化的内容,但这种中国化毕竟主要是语言形式上的中国化,由此引起的佛教思想方面的变化是有限的、不深刻的。然而,到了开宗判教的阶段,佛教的中国化则实质性的了。所谓开宗判教,就是对佛教教义进行思考分析,弄清楚其中哪些是中国需要的,哪些是能适应中国环境的。在此基础上再把各种中意和当选的教义,发扬而光大之,从而形成宗派。开宗判教实质上是从印度佛教中精选一部分教义,将它们嫁接到中国思想文化之树上来。在开宗判教的过程中,在中国先后成立了共13个佛教宗派。这13宗所宣扬的佛教教义犹如13根支条同时嫁接在中国思想文化之树上,但最后真正嫁接成功的却只有其中极少数支条。下面概要地介绍一下13宗的情况。

 

13宗包括:成实宗、湼槃宗、地论宗、摄论宗、俱舍宗、三论宗、天台宗、净土宗、禅宗、唯识宗、华严宗、律宗、密宗。其中前5宗因没有明确的传法世系,故不成为宗派,而只有学派的性质。为了和其他各宗相区别,人们一般称之为“××师”或“××学派”。这5个学派至隋唐之际即均已衰落,其中有的学派归并于其他宗派,有的则被淘汰消亡。在唐朝盛行的只有后8个宗派。这些佛教宗派与以往的学派不同,它们都有自己独特的宗教理论体系、宗教轨范制度,有独立的寺院经济、势力范围,每宗都有自己的传法世系。

 

三论宗

 

此宗学说以《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三部论典为依据,故称“三论宗”。这三部论典都是由鸠摩罗什在姚秦弘始年间(339--415)所译。其中《中论》、《十二门论》是印度佛教论师龙树(150--250)的著作。《百论》则是龙树弟子提婆的作品。因此,龙树被奉为三论宗的初祖,提婆为三祖。而鸠摩罗什及其弟子僧肇也被奉为三论宗的六祖、七祖。

 

三论宗的初祖龙树在印度佛教史上被誉为第二释迦。他是大乘佛教的第一位伟大论师。大乘佛教是印度佛教发展公元前1世纪前后,从大众部分化出来的一个佛教派别,它与其他一切部派(包括上座部和大众部中其他派别)相对立。这个教派自称为“大乘”,并且称非大乘教派为“小乘”。大乘说小乘是只管自己修行得道,得了道就当“罗汉”,而宣称自己这个教派是“普渡众生”的,宁愿自己入地狱渡人,也不愿自己先解脱。(小乘着重自己解脱,修行以自己成“阿罗汉”为目的;大乘则着重“普渡众生”,倡导做菩萨,即做“上求菩提(觉悟),下化有情(众生)”的人。这是两派之间的主要区别。)

 

大乘佛教的兴起标志着印度佛教部派分裂时期的结束。部派佛教是由原始佛教的根据而发展,大乘佛教是部派佛教的发展,再回到佛陀的根本精神的复兴。部派佛教尤其到了一切有部(上座部之一支)的论书(即论藏),已由对于“法”(释迦的教言)的分析,而发展到纠缠于枝末问题的训释(犹如两汉经学的风格),把活泼的佛法变成了严密的理论,将佛法规范化,从而筑起了阻止自我前进的墙。大乘佛教的宗旨是探求佛陀的本怀,放弃枝末问题的训释分析,而使佛教活泼泼地成为人间的、一般的、实用的、生活的。因此可以说:部派佛教(小乘)是保守的分析的学问佛教;大乘佛教则是开放的原则的生活佛教。

 

大乘佛教可以分为三大流:一是性空唯名论,这是以龙树为首的初期大乘(即空宗);二是虚妄唯识论,这是以无著为首的中期大乘(即有宗,为中国法相宗或唯识宗之源头,主要经典有《成唯识论》等);三是真常唯心论,这是以佛梵综合的后期大乘(即密宗,为大乘佛教和印度教<即后期婆罗门教>及印度地方民间信仰三者混合的产物)。

 

可见,龙树不只是三论宗的初祖,同时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印度大乘佛教的实际开创者。龙树出世于佛湼槃后700年间,生长于南印度。他先受大众部的感化,次在有部出家,进而受般若经及华严经的影响而弘大乘,他虽游历全印度,其活动则以南印度为主,由于感化南印一位原来信奉外道的国王归佛大乘佛教乃得盛行。龙树一生著有大量的论典,主要有《中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等十几种。龙树虽有多方面的思想意趣,其主要立场却在《中论》的主张。《中论》成书于他的壮年时代,其中有50027品,但是,它的主要思想是在于“八不偈”,或加上“三谛偈”。

 

八不偈”是:“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这是第1品的第一颂,意即:既不生起亦不消灭;既非常有亦非断绝;既不能说是统一的,亦不能说是差异的;既无新造出的亦无还去本处的。)

 

三谛偈”是:“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这是第24品的第18颂,末句“亦是中道义”,如依藏文重译,则为“斯是中道义”,表示即空即假就是中道义,而不另立中谛。)

 

中道义即在于不落空有。在龙树看来,若执此缘起幻有的世界为实在或虚无,便落于凡夫外道的境界;若以缘起之世界虽为幻有不实,但以观缘起法而入湼槃境则为实在,那便落于小乘境界。只有立于中谛者,才能入生死而不为生死所缠绕,入湼槃而不放弃对于众生的救济。

 

龙树学说传到中国,鸠摩罗什起了关键作用。罗什通过译经,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大乘空宗龙树、提婆的学说,为后世三论宗的渊源。他弟子僧肇在助罗什译经的同时,悉心研习大乘空宗精义,为罗什门下“解空第一”者。他所著《宗本义》及《不真空论》,发挥诸法缘起性空之理,而确立了三论宗教义。后世的三论宗人很尊崇僧肇,常常把他和鸠摩罗什并称,有“什、肇山门”之语,以他的学说为三论宗的正系。

 

僧肇之学原在北方流行,后得僧朗传播,乃流入南方。僧朗门下最有成就的是僧诠。僧诠门下以法朗为最知名,其门人差不多遍于全国,知名的有25哲,而最得正传的是吉藏(549--623)。他发扬罗什、僧肇乃至僧诠、法朗一系的三论义学体系,从而完成三论一宗的大业,故三论宗作为中国佛教中的一个宗派,其实际创始者为吉藏

 

吉藏,本姓安,原籍西域安息国。其祖母因避仇移居南海,家于交趾、广州之间,后迁金陵(今南京)而生吉藏。曾师事兴皇寺法朗(507--581),精通龙树、提婆的大乘空宗学说,主张“诸法性空”的理论,建立了真俗二谛之说。从事物的本质说的,叫真谛;从事物的现象说的,叫俗谛。从俗谛说,事物是有;就真谛说,诸法是空。所以,真俗二谛也叫空有二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不二,真俗不二,这就是中道,也叫诸法实相。三论宗的中心思想便是如此。三论宗曾一度流行于关中及江南,至唐以后,逐渐衰微。由于该宗着重阐扬“诸法性空”理论,故又称“法性宗”。三论宗吉藏一系,流传不久,即因天台宗、慈恩宗相继盛行,而渐渐衰退微。

(中国哲学讲座三十四)



https://m.sciencenet.cn/blog-126-19929.html

上一篇:隋唐哲学概述
下一篇:隋唐佛教诸宗派述要(下)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14: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