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真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周可真 苏州大学哲学教授

博文

负面新闻与正面新闻具有同等的生命价值

已有 4592 次阅读 2009-7-26 13:57 |个人分类:散文.随笔|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生命价值, 负面新闻, 正面新闻

    看了马臻老师两篇有相互关联的博文《珍惜生命,远离负面新闻 》和《出卖灵魂,还是追求激情?》,我从另一个方面谈点自己的看法,这看似与马老师的观点有相悖之处,其实是可以互相补充的。

    在西方,可能是负面新闻太多太多了,所以才会偶然有这样的书出来(按:即马老师文中提到的由Alan H. Cohen所写的Why Your Life Sucks and What You Can Do About It)。但是,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差别在于:西方思维具有根深蒂固的直面现实的批判性,而中国思维具有根深蒂固的回避现实的理想性。我认为在中国文化正在发生历史转型的时代,前一种思维传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后一种思维传统是应该得到自我修正的。


    所谓负面新闻,实质上是对社会生活阴暗面的揭露。而其实,阴暗与光明都是现实生活的要素,虽然人们都追求光明,但阴暗却是无可回避的。必须直面现实的阴暗,才能求得现实的光明。从这个意义上说,远离负面新闻,其实不过是远离现实而去追求抽象的光明。生命不是抽象的,而是现实的。所以,我不认同在缺乏现实的批判性的传统文化仍然非常严重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生活,不敢直面现实而常常主观回避现实的传统习惯仍然盛行于中国社会生活的背景下,提倡“珍惜生命,远离负面新闻”。

    我倒是认为,不如意的东西看得多了,见怪不怪,这有利于个体生命勇敢面对残酷的生存环境,有利于增强个体生命抵御各种社会疾病的免疫力,同时也有利于增强国家政府从容应对各种社会疾病的治理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负面新闻,其实是有利于个人生命和族类生命的进化的,因而具有积极的意义。仅当故意只报道负面新闻时,这才与故意只报道正面新闻一样,是有害于个人生命和族类生命的进化的。



https://m.sciencenet.cn/blog-126-245705.html

上一篇:法理:博客言论也得小心用词(转)
下一篇:科学网怎样把自己的“人气”搞上去?

8 周忠浩 武夷山 梁进 陈儒军 刘进平 杨秀海 任国鹏 郭磊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0: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