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扬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yang1971

博文

推荐《煮酒探西游》

已有 4514 次阅读 2014-8-18 19:08 |个人分类:闲来读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西游记》是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动画片《大闹天空》让每个小朋友都熟悉了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光辉形象,央视版《西游记》电视连续剧更是让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变得家喻户晓。很多人都以为自己很熟悉西游记里的故事,可是你真的读懂了西游记吗?
   至少我没有读懂,直到我看了吴闲云的《煮酒探西游》。
   《西游记》我是很熟悉的,小时候不仅看过动画片,还读了好几个版本的少年版《西游记》,中学的时候就读了原版,看了电视连续剧,工作以后又读过好几遍书,甚至连里面的诗词都快读腻味了。英勇无畏的齐天大圣,昏愦无能的玉皇大帝,慈眉善目的如来佛祖,老迈年高的太上老君,法力无边的观音菩萨,还有耳朵软的唐僧,嘴巴馋的猪八戒,一个个生动的形象似乎我都了如指掌,也觉得自己能把他们和现实世界对应起来。可是,我错了。
   我错了,直到我读了《煮酒探西游》,我才知道我错了---以前我根本就没有读懂《西游记》这本奇书。比如说,很多问题我从来就没有认真想过:孙悟空的胆子为什么这么大?他的师傅到底是谁?如来佛为什么要唐僧来取经?取经路上为什么有那么多天上下来的妖精捣乱?如来佛祖和太上老君的本事谁更大?如果他们发生了矛盾怎么办?这些问题似乎都是无稽之谈,可是,吴闲云却能把它们解释得一清二楚,而且最神奇的是,他采用的证据全部都来自于《西游记》这本书,再加上一些简单的逻辑和人情世故。
   举两个例子吧。
   红孩儿为什么这么牛?平时指挥着土地山神,干起仗来连观世音都不怕。为什么?就因为他是牛魔王的儿子吗?牛魔王算老几啊,连托塔李天王的儿子哪吒也没有红孩儿牛啊。吴闲云揭露了惊天大秘密:红孩儿是太上老君和铁扇公主的私生子,牛魔王只是有史以来最强悍的接盘侠而已。
   如来佛祖和太上老君发生了矛盾怎么办?吴闲云告诉我们,这两位都是手握核武器的超级强权,他们绝对不能真的打起来的,否则就是世界的末日。当他们发生矛盾的时候,也只能是像黑社会那样讲数 --- 别笑,他们还真的在《西游记》里发生了重大的矛盾,最后是如来佛祖花了18座金山的大价钱才把事情摆平了。
   还有很多神奇的问题,以及更为神奇但又合情合理的答案,它们都出现在吴闲云的《煮酒探西游》里。如果你认为福尔摩斯是分析案情的大行家,或者阿加莎•克里斯蒂才是侦探小说的大拿,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你错了,吴闲云比他们强得太多了:柯南道尔和克里斯蒂分析的都是自己设定的案情,而吴闲云分析的却是五百年前的老东西。
   读完了吴闲云的《煮酒探西游》,我不禁陷入了深思:像吴闲云这样的奇才居然只能靠写字谋生,竟然没有去做科研,真是大材小用了啊。以他的才能,又赶上了如今这大数据的时代,随便怎么干干,成为一流的数据分析大师还不是易如反掌吗?即使是做个物理学工作者也一定会成就非凡,发个Nature、Science之类肯定是探囊取物一般,虽然要成为第一流的物理学家还需要些运气:物理学研究中最重要的是发现新奇现象,而吴闲云采用的事实都是吴承恩先生在几百年前就确定好了的。
   在感叹造化弄人的同时,我不禁要问:中国的人才选拔制度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我要像武则天一样发出严厉的谴责[注]:教育部长到底怎么干事情的?竟然连这样的人才都错过了!


[注] 段成式 《酉阳杂俎》载:骆宾王为徐敬业作檄,极疏大周过恶,则天览及“蛾眉不肯让人,狐媚偏能惑主”,微笑而已。至“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不悦曰:“宰相何得失如此人!”


煮酒探西游:吴闲云详解西游记
http://www.amazon.cn/%E7%85%AE%E9%85%92%E6%8E%A2%E8%A5%BF%E6%B8%B8-%E5%90%B4%E9%97%B2%E4%BA%91%E8%AF%A6%E8%A7%A3%E8%A5%BF%E6%B8%B8%E8%AE%B0-%E5%90%B4%E9%97%B2%E4%BA%91/dp/B00F98TBFI/ref=sr_1_1?s=books&ie=UTF8&qid=1408352525&sr=1-1&keywords=%E5%90%B4%E9%97%B2%E4%BA%91

 




https://m.sciencenet.cn/blog-1319915-820463.html

上一篇:忽悠人的科学新闻 2.50 :这回改用声波给手机充电了
下一篇:小数据的威力:点评武夷山博文一则

3 王春艳 李轻舟 钟振余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3: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