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m939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sm9393

博文

神经元总量为何说不清?

已有 2892 次阅读 2015-12-2 15:23 |个人分类:小宇宙探索|系统分类:博客资讯|关键词:学者| 神经元总量, 大脑的神经细胞

        神经元总量为何说不清?

                都世民

                       问题的提出

1.神经元总量为何说不清?应不应该说清楚?

2.神经元总量是根据什么估计的量?为何差别如此之大?主流学术界这么多研究机构为何不关注这个数量?

3.神经元总量关系到脑科学建模,也关系到主要研究机构今后分析计算应配置什么规格的计算机,也关系到申报研究经费的数额。

4.神经元总量的数值体现大脑的复杂程度,说大脑是小宇宙言不为过。

5.神经元总量应不应该说清楚?笔者认为应该说清楚,学术严谨不是空话,无论是专著还是科普期刊应该认真审查,一本书上会出现两个数量,让读者怎么看!

6.如果说这个数量是不靠谱,就不要说出,免得学生和读者搞糊涂。  

                几种说法差别如此之大

1.人的大脑中至少有100亿个神经细胞(神经元)。每个神经元都接收其他细胞的输入,并把输入整合起来;产生某种输出,并将它发送给其他的神经元。输入由特定的突触所接收,输出由特定的输出线所发送,这种输出线叫作轴突。【1

 

2.许智宏:大脑是由几百亿个神经元组成的一个庞大的信息处理系统,它通过复杂的网络结构,为人类提供语言、记忆、认识、情感等高级神经功能。它是生物体中最复杂的结构。揭示脑的秘密,是当代也是下一世纪最有挑战性的项目之一。【2

责任编辑:胡利国,出版发行:北京大学出版社《北大讲座》编委会,

 

3.大脑的神经细胞大概是1011个,这就相当我们整个银河系星体的总数。此外,它还有比神经细胞多10 - 50倍。【3】神经细胞问通过突触联系在一起,突触的总数超过1014。因。因此,脑是一个无与伦比的庞大的系统。大脑大约有100万条神经纤维,这样就能达到很高的信息传输量。在100万条纤维中间,有那么几根纤维出毛病,问题不大,它照样能够  个很真实地把信息传递过去。

不同的脑区有不同的功能。比如枕叶管视觉,颞叶管听觉,前额叶是管思维的,普通老百姓说额头大代表聪明,这种说法  它)乜有一点科学依据。其实真正对人脑所进行的研究,到现在为止都是很有限的,

4.文【4】指出:大脑是一个复杂的组织系统,包括数十亿个神经元和多种感官信息传递机制,通过密切协调才能控制人或动物的思维和行为。她的结论来自文【5】和【6】。

5.文【7】指出:大脑的重量只有约1.4kg,但却包含了1000多亿个神经元,是宇宙中已知的最复杂、最精密的组织。

6.蒲慕明院士指出计划研究的对象具有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大脑机构的复杂性导致在微观层面全面理解大脑功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人类大脑是由1千亿个神经元和更多其他类型的细胞组成,这些细胞形成1015次方相互联系,在数学是一个排列组合问题,计算量很大,需要配置超级计算机系统。然而目前最先进的技术只能同时刺激检测1000个神经元(亿分之一).超级计算机大脑模型难发挥太大作用8

总之,笔者认为:大脑内神经元总量应该统一给个说法,到底是谁先提出的这个数字,又经过哪些权威验算的。笔者向主流学术界讨个说法!就算我向生物学界挑两个刺。希望给予指教!

                           参考资料

[1].复杂性思维---物质、精神和人类的计算动力学,[]克劳斯,迈因策尔  

曾国屏 苏俊斌译,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12

 

[2].北大讲座精华集(科学),著作责任者:《北大讲座》编委会  

2015.1.址: http://www.Pupcn  新浪官方微博:@北京大学出版社。

3】访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杨雄里院士,2000年第5期(新版第15期)Newton -科学世界

4.蔡新霞,神经递质检测方法研究,10000个科学难题,信息科学卷,科学出版社,2014年,中国科学院电子所。

5】孙久荣,脑科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10

6】陈惟昌等,脑科学进展的跨世纪回顾与展望,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1226):24-28

7】王海贤,脑信号的解码,10000个科学难题,信息科学卷,p364,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

8蒲慕明院士评论大脑研究计划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174-801866.html




https://m.sciencenet.cn/blog-1339385-940533.html

上一篇:记忆的形成与存储的讨论
下一篇:脑科学建模的相关问题讨论

1 enet37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1: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