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edhw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fedhw 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

博文

创新与穿越,科学与幻想

已有 2933 次阅读 2015-2-4 12:00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让历史告诉未来

电视连续剧《神话》中有一个经典的穿越情节:高要和易小川同时穿越回到了秦朝并失联,易身患重病,素素满大街地为小川寻找一道菜,遍寻无果后偶然来到一家餐馆,正在厨房里忙活的高要听清楚了这道菜名是:番茄炒鸡蛋,不禁瞪大了双眼……

 像这样的类似的画面还有《古今大战秦俑情》里,蒙天放把电灯当作蜡烛吹、把玻璃当成窗户纸捅的情景,都让人忍俊不禁。

 透过这些情节,以现代人的眼光来衡量古人,似乎觉得他们孤陋寡闻,知识量当然远不及我们,但是,仔细想一想:是否我们所谓的见多识广就一定比他们厉害?他们身上会不会有什么我们所没有的东西或者说我们所无法比拟的部分?

 继续假想:作为一名现代人,如果能带着几部对讲机回到三国时代,如果能扛着一把AK47参与到襄阳保卫战,如果能背着笔记本电脑参加科举考试,如果能有幸成为詹纳的助手,如果能跟随福克环游地球八十天,如果能作为英国工匠登上加勒比海盗船,如果凭着运气也能找到一盏阿拉丁神灯,如果能现场围观阿凡提和巴依老爷的调侃……

  电脑中有一项功能——系统还原,通过它,可以在保全所有数据文件的前提下,使系统回复到最初设定的还原点,即原始的工作状态,至此,电脑在日常使用过程中造成的系统紊乱、程序冲突、不稳定等现象都会统统消失,各种Cookie、垃圾、痕迹、插件、注册表都得到彻底的清理,自此电脑可以一种初始的工作状态继续高效地运转。

  有时突发奇想:如果人脑也能进行一次“系统还原”,会怎样?一个携带着海量现代知识的人,通过“穿越”回到了历史上的某个“点”,在穿越这一过程当中,人脑中固有的繁杂现代思维模式、思维惯性和定式荡然无存,抛开了思维的局限性,他所拥有的思维方式变得与那个时代的人无异,只是怀揣着无数的科学知识,然后,他沿着历史的变迁一路走回来,欣赏着一幅幅气势恢宏的画卷,参与着各种科学技术演化的进程,又会有怎样的突发奇想?

  “古人不识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让具有简洁澄明思维的古人直接穿越到现代社会来获取知识并由此浮想联翩,显然是不现实的,就如同我们穿越到未来去进行创造一样,不具有可操作性,因为没有参照系,然而,让现代人回到古代,抛开一切束缚,借助古人简约淳朴的思维,重新思考,似乎还有那么点儿可能性,毕竟我们活在当下。

技术的发展史有如一棵参天大树,正如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这个样子,每一次重大发现犹如一个节点,由此生长出一根树枝,这里面有其必然性,也有其偶然性。倘若一个现代人,沿着历史的脉络,回溯到某一个结疤,假设当时的偶然性并没有出现,或者由于这个人的到来,新知识的到来,出现了另一种偶然性,是否会从这里长出另一根树枝?  

  原始创新,顾名思义,就是以一种原始的思维模式,除缠去蔽,结合现有的丰富知识,自由联想,有意识地对现有物质进行组合调配,以满足和拓展当前的各种技术需求,同时推动科学的进步。创新并不等于一味地天马行空,展望未来,也不只是盲目地求新求奇,还包括反思与回顾,能够在前人思维的轨迹上进行来回的“穿越”和“扫描",如同考古一般,筛选每一块有价值的碎片,从多个纬度思考问题。

  今天的梦想就是未来的现实,同理,昨日遗留的梦幻亦可造就今天的传奇。在历史长河两边的树丛里,一定还散落着许多灼灼发光的钻石,等待着我们能够逆流而上,凭着敏锐的直觉,披荆斩棘,重新拾取。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道德经》




https://m.sciencenet.cn/blog-1350551-865468.html

上一篇:火灾之“生态环境”
下一篇:技术防控人为纵火的探讨

1 dulizhi9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1 16: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