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我的新农村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ugenef 2013年8月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今年《我的新农村梦》两周岁了,盼望她快点茁壮长大成真!背景图片:从山上俯瞰我的家乡瑶山乡琅坑源村。

博文

《我的新农村梦》之文章15: 野外拓展与山核桃采收之间的联想

已有 3299 次阅读 2014-8-8 16:12 |个人分类:生活感悟|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山核桃, 我的新农村梦, 野外拓展, 采收

 

页首照片:海登海姆城堡背后

 

野外拓展与山核桃采收之间的联想

 

在德国海登海姆市中心的一座山头上有一处城堡,名字叫海登海姆城堡(HellensteinSchloss)。从城堡背后往山里走不远就是野生动物园。野生动物园不是很大,却也树木茂密,开发得相当好,而且是开放式的,不收取任何门票费用。所以,在这里看动物、跑步锻炼、游玩的人相当多。如果继续往里走的话,里面是一处体育运动中心。中心由一个非常大的露天体育馆、一处野外拓展训练场、一个棒球场和两个露天的足球场组成。体育馆是近年新建的,四角斜插着四根大灯柱,四周布置着简单明了的看台,设计虽然简单,但大气、别具匠心。

那处野外拓展训练场是几年前我在附近森林随便溜达时意外发现的。在国内,我在北京大兴也实地见到过一些拓展训练的设施。可在海登海姆葱郁的森林里见到,切切实实地给了我一种耳目一新的、非常有冲击力的感觉。因为我在这里已经待了很长时间,对这里茂密葱郁的森林非常熟悉,在某些森林里,也经常见到如单杠、双杠、吊环等各种体育锻炼设施。而这处野外拓展训练中心,让我首次发现森林还可以有这么一种功能!

我对海登海姆的茂密森林非常迷恋。我经常在周末的时候,去一处森林骑自行车或散步。这也缘自于我出生在浙西农村,家乡山上也有很多树,尤其是成片成片的山核桃树。我从小就会爬树,只是从初中开始离家在外地就读,一晃儿时经常在树上玩耍的情景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所以,在这里见到比故乡更多的树,而且更好的生态,感觉格外亲近。

   每年白露时节,都是村里最忙的时候。整个乡里的人们,都在这天开始采收山核桃。由于山核桃树长在高高的山上,核桃也长在高高的树上,所以采收工作很危险,也很辛苦。每年每户的男人们要拿着准备好的长毛竹竿,爬到树上,站在高高的树枝丫上,用力挥舞毛竹竿把核桃从树枝头敲下来,家乡的人称其为“打山核桃”。有的核桃在树枝头挂得比较结实,或者树枝横着伸出去非常远,人在半空的树枝上挥舞毛竹竿着实是一件非常考验胆量、力量与技术的活儿。山核桃落到地上,地面的妇人、小孩和老人把它捡起来,然后装成袋,傍晚时年轻力壮的担夫则负责把它们从又高又陡的山上挑回家,碰上刮风下雨,山路湿滑,就很危险了。总之,“打”与“挑”是山核桃采收的最大两个困难了。所以,这样的工人,在这个季节最难找,报酬也最高。

家乡山上茂密的山核桃树

直到现在,浙江山区打核桃的习惯一直没有改,还是每年白露那天开始采收,“打”和“挑”的方式还是使用毛竹竿和扁担。那山路,依旧弯弯曲曲的藏在大山深处。家乡的男人们都是打山核桃的能手,都是从小锻炼出来的,久经“打”和“挑”两大困难的考验。记得小学的时候,每年秋季刚开学不久,老师和学生就会因农忙全部放假。我也会跟着父母去山上捡山核桃。捡烦之后,受父亲的影响或者在他的催促与鼓励下,我就爬到一些较小的山核桃树上,用自己准备的小毛竹竿学着打山核桃。刚开始,胆小,在树上站不稳,总要寻找一些依靠,比如站在枝丫上,背靠着粗树干,或者一只手抓着枝丫,另外一只手挥毛竹竿。这样的情况下,挥舞毛竹竿就不顺手也使不上劲,打山核桃的效果自然也非常差。爸爸总是在一旁时不时地瞄上一眼,并传授树上站位技巧,有时还会用长长的竹竿伸到我的小树上来帮上一把,教我怎么样利用树形合理的爬树,减少上下树工作量。等我去县城上高中的时候,打山核桃的时节学校便不再放假了。而且由于县城离家里非常远,车次少,我也回不了家帮忙了。所以,从1991年到现在二十多年来,我就再也没有参加过收山核桃了。家里的山核桃收集,全靠上了岁数的爸爸妈妈完成。


给山核桃树打药

父母靠山核桃挣点钱不容易,我们都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上学机会。像我们乡里因为每家每户都有山核桃,而这几年山核桃的市场价格也比较稳定,所以农民可以获得比较稳定的收入,相比起附近其他乡的村民要在农闲季节出去打工贴补家用,要好很多了。

现在,村里大部分人是富裕了些,但只能说是在吃、住、穿几个方面而已。而为了这样的生活,要承受的劳动风险,一点没有降低,而任何劳动中出现的闪失都意味着巨大的灾难。

每年收山核桃的时节,整个乡里总会发生几起人从树上掉下来摔残废,甚至摔死的事故。而摔下来一般都是男人,都是家庭的顶梁柱。难以想象,这些丧失了主要劳动力的家庭,在可能还要背负很大债务的情况下,将如何继续生活下去?山核桃除了能给大部分人喜的收获,其采收的高风险性也是部分家庭的悲痛根源。

有一年,我放假回家,爸爸跟我讲起了他很久以前的一次经历。那一年,他在树上打山核桃,踩在一根碗口粗的枝丫上,突然这根枝丫从根部断了,那时他离地面至少有十几米高,下面全部是石头,如果摔下来的话后果不堪设想。幸好靠近头顶有另外一根枝丫,那时他反应快,伸手抱住了那根树枝,逃过了这一劫。自从有过这次惊魂的经历,爸爸对基督教的信仰更坚定了,他认为主耶稣无处不在,一直在保护着他。

去年回家,我的一个舅妈在山上收山核桃时被树枝绊倒,从山上滚落下来很远,颈椎几乎被摔断。本来是非常富裕美满的家庭,一下子成了最悲惨的家庭。其实近些年,家乡得益于山核桃的收益确实发展了,但是具体到家庭个体,其抵抗风险的能力,尤其是抵抗山核桃采收风险的能力依然非常脆弱。

那么,山核桃采收的风险无法降低吗?又有什么办法去降低呢?

前面提到的野外拓展训练,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具体地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如何加强保护措施?在树上作业的人应该有保护措施,比如增加安全带,避免落地摔伤。又如在地面上合适的地段设置一排人工种植的灌木丛护墙,可以尽可能保护人们在采收山核桃时避免从山坡上滚落。

德国海登海姆一处墓地外圈的柏树灌木丛矮墙

而另外一个方面,则是如何提高人抵抗的能力?山核桃采收季节,由于每天长达十四、五小时的辛苦劳作,几乎所有的人都处于精疲力竭的状态,尤其是这季节的男人们,因为要承担“打”和“挑”两大重任,尤其辛苦。那么任何对解决运输有帮助的措施,如旅游景区采用的缆车是否可以采用呢?或者为山核桃采收设计一种专门的采收竿,能不能够设计一种帮助爬树的工具?我知道一双好的解放鞋,就对爬树很有帮助。

目前保险业已在农村普及,自然也延伸到了收核桃这个高风险的行业,每年开打山核桃前,保险公司人员都会挨村提供服务,村民们也很积极,花钱买个平安,把风险降至最低。

当我们正视这些问题的时候,解决的办法会是各种各样的。而对儿童爬树或者空中能力的培养,如果可以采用类似野外拓展训练的办法,则不仅增加了其能力培养的趣味性,而且就其获得锻炼的能力也是全方位的。

随便一些联想,记录下来,希望对家乡的发展有所启发。



https://m.sciencenet.cn/blog-1384852-818108.html

上一篇:《我的新农村梦》之文章14: 土壤问:我怎么能留住水啊?
下一篇:《我的新农村梦》之文章16:“都市外乡人”和“乡村都市人”

2 苗元华 李小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9: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