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我的新农村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ugenef 2013年8月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今年《我的新农村梦》两周岁了,盼望她快点茁壮长大成真!背景图片:从山上俯瞰我的家乡瑶山乡琅坑源村。

博文

《我的新农村梦》之文章22:游览内勒斯海姆教堂有感

已有 2938 次阅读 2014-8-11 19:25 |个人分类:生活感悟|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游览, 我的新农村梦, 内勒斯海姆教堂

页首照片:远眺内勒斯海姆教堂

 

游览内勒斯海姆教堂有感

 

我相信很多到过欧洲游览的人,印象最深的应该都是教堂。教堂是建筑和宗教文化艺术的结晶。

在海登海姆总共逗留的一年时间(包括短期几天的出差和短期几个月做项目和培训逗留)里面,每到一个城市,我基本上都会去游览当地的教堂。所以我也看过很多教堂,但因为一个城市我一般只去过一次,所以大部分教堂给我留下的印象都只留在照片中,留待日后回忆了。但这其中,在海登海姆东北方向的内勒斯海姆的教堂,我曾经去过三次。

第一次是偶然的。2007年冬天圣诞节前夕,我到朋友家拜访。拜访的原因很简单,我从国内给朋友家的两个小孩带过去了几个非常简单的礼物,我在办公室跟朋友说起这个事情的时候,本想带到办公室直接送给他,朋友建议我到他家当面送给小孩。我的住处离朋友家很近,所以我也就有了为数不多两次到朋友家拜访的经历。拜访那天,我把文具送给稍微小一点的男孩,还有一个带有中国图案的杯子送给大一点的男孩。之后参观了他家的房子,尤其是顶层小孩住的布满玩具的房间。女主人煮了咖啡,喝着咖啡,聊聊天。聊的话题是他们想怎样稍微改装一下房子,说要把图纸从原先的房子主人那里先找到,了解它的结构和那堵墙是否是承重墙之类,然后再决定是否改和怎么改。拜访结束后,朋友作为对我拜访的回赠,提议开车带我到附近兜兜风。兜风就把我兜到了内勒斯海姆教堂,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内勒斯海姆教堂。

朋友在车上说,他以前经常骑自行车到这里来。这句话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才有了三年后的另外两次单独的骑车拜访。2010年8月29日和11月7日。如果第一次来到内勒斯海姆教堂是一次偶然的相遇,那么第二次是有意去探查骑车路线,去证实朋友说的骑自行车也可以到达这处漂亮的教堂;而第三次则是为了弥补第二次照相机电池用完了没有拍到照片,抑或是在德国半年的时间就将结束了,再去好好看看这位心灵上的“好朋友”。

第三次游览的天气不太好,上午是阴天,没有一点阳光,有点云沉沉的,下午开始下起了毛毛雨。我一路踏着自行车,各种如毛毛雨般的思绪沿路飘进我的脑海,这些思绪让我感到非常温暖和欣慰。也让我产生了去做一个忠实信徒的想法,只是一直未付诸实际行动。

以下是我2010年11月7日的骑车拜访日记记录:

早晨8 点就醒了,起床、上厕所、打开热水洗了个澡,把早餐用牛奶泡上,烤两片面包,涂花生酱。一点太阳都没有,今天肯定是一个阴天了。心里想出去,我决定按照礼拜五的计划骑自行车去内勒斯海姆(Neresheim),周五下班前已经把需要的地图打印好了。两个苹果、两个面包加四片香肠片,把昨天买的可乐,还剩小半瓶,倒进阿凤(阿凤是我夫人,2010年7月至8月曾经到海登海姆逗留了一个多月)带过来的那个小瓶子里。拿上帽子、手套和雨伞,就出发了,时间大约是9 点多一点。

骑行的路线如下图所示,就像以纳特海姆(Nattheim) 为交点画的一个8 字。骑行距离大约45 公里。所用时间,早上9 点出发,12点半左右到达内勒斯海姆,在教堂待了很长时间,一点半左右在教堂外面吃了面包,4 点回到宿舍,总共用了7 个小时。


骑行的路线

一路经过了Oggenhausen,  纳特海姆,  Auernheim,  内勒斯海姆, 迪兴根(Dischingen),  Fleinheim。走到Oggenhausen 意外发现了平时经常喝的Knig 啤酒厂就坐落在此小村庄。以前德国朋友开车带我去内勒斯海姆,回来的路上就曾路过这个村庄。这也解开了我在Königsbronn没有见到König啤酒厂的疑问,因为我一直以为König啤酒厂应该在Königsbronn的,这下我清楚了,意外地撞见啤酒厂,算是收获一件吧。所以,虽然天气不好,心情却比较好。

还需值得一提的是路上出现的两个想法:第一个想法是能否把山核桃深加工,做成费列罗那种圆球形巧克力的产品?也许我夫人阿凤所在的大学的食品系可以将此作为一个课题。第二个想法,是否能发明一种特殊的打山核桃的杆,杆的头部应有考虑打击山核桃使之容易掉落的要求。这其实主要是对其材料的研究,这也可以是一个非常好的课题。在回来的路上,我又想到因为山核桃树在花季要打药,设计的杆子也可以将此功能考虑进去,名字可以叫多功能山核桃杆。我觉得此两个想法是非常有价值的,路上漫无边际地想了很多,所以记录下来。

从纳特海姆到Auernheim刚开始的路上,非常泥泞。弄得车胎、车身、我的裤子以及衣服上到处是泥。由于裹的泥太多,车子一下子变得非常难骑,而且脏。碰到路过的行人,我都觉得不好意思。爬到山坡上,在半路上我拔了些草叶子,擦了擦,稍微干净一点,但有些地方还是很难清理。从Auernheim到内勒斯海姆,一路下坡,路也非常好,大部分都是柏油路。在快到的时候,看到路上有小水塘,我用草做了一个小扫把,把车子好好地洗了洗。因为我怕推着这样脏的自行车一会到了教堂,被人看到了,太丢脸了。还把裤子上的泥,也用水稍微洗了洗。清洁完毕又继续上路。这一段路是我最喜欢的地方,可以一边骑行在草地与森林的环境中,一边又看到远处山坡上的教堂,视线毫无遮挡,感受那种由远而近始终在你眼里的感觉。尤其当你感觉远处的教堂就像是等待你的亲人或者爱人的时候。上次来的时候是2010 年8 月29 日,天气稍微好一些,晴朗的蓝天,回顾那时那张照片真是太漂亮了。但是那次因为相机电池没电,没能多拍几张照片。而今天,远处是乌云,天气非常不好,没有光线,室外非常不适合拍照。

不久就到了我的目的地,我向往的那处教堂。走进教堂的时候,发现里面人挺少的,估计周日的仪式已经结束了。这也非常好,我可以随便拍照了。这座教堂给我一种非常好的感觉,它的布置格局与巴黎圣母院有所类似。但与巴黎圣母院相比,更显简单大方、空旷。

8 月29 日的游记里面我提到它的前面主持仪式的地方正好对着东面,清晨的阳光透过高高的窗子散进来,伴着主持和信徒们悠扬的声音,感觉非常奇妙。

所有墙面除绘画处外一律采用白色或者金色,白色素净,金色高贵。白色,加上高高的不带色彩的玻璃窗户,教堂里非常明亮,不似我在其他处所见教堂的昏暗。顶部的绘画非常漂亮,我几乎无法用语言去描绘吧。

太漂亮了!




由两张照片拼起来的教堂内部情景

我把所有顶部的绘画都拍摄了照片。因为我不知道下次来这里会是什么时候,而它确实太漂亮了。教堂前面合适的地方摆放了树盆,绿色也格外清新好看。稍微更多留意一下布置的细节,不难发现墙壁上、铁门上、椅子上等到处都有柏树和松树枝条形状的布置。几乎随处可见,却觉得非常协调。我想德国人对自然的热爱可能也有宗教的原因。正如眼前这所教堂,他们把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作为一种圣物加以信仰。这样,也就非常合理地解释了他们过节喜欢在家里摆上些松子或者松树、柏树枝条了。

我曾经想让我爸爸回家种几棵松树。自己做到容易。但如何让整个村子、整个乡、整个社会去种树,不去乱砍伐,那是何其困难!我惊讶德国人做到了,原来这是来自于信仰和文化传统。也唯有信仰,才能使大家爱护自然爱护森林变成自觉的行动。我突然觉得没有信仰的人,比如我家乡的广大人们是多么的可悲,也感叹原来信仰是有力量的。


当教外人士在非议宗教的时候,他是否审问过自己是否有信仰?如果有的话,那是什么?如果没有的话,是否希望有?所希望的信仰是什么?我们的信仰是否可以具体实际些?我们的信仰是否应该在我们的生活中付诸实际行动?



https://m.sciencenet.cn/blog-1384852-818780.html

上一篇:《我的新农村梦》之文章19:德国乡下的桥
下一篇:《我的新农村梦》之文章23: 安慰

1 李晓俊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9: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