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加菲尔德:学者与准明星

已有 6638 次阅读 2017-3-2 06:42 |个人分类:科林散叶|系统分类:人物纪事|关键词:学者


(这是2009年9月11日加菲尔德参观中信所-汤森路透科学计量学联合实验室时的合影,右起第四人是加菲尔德)


加菲尔德:学者与准明星 

武夷山

 

文献计量学与科学计量学奠基人之一尤金. 加菲尔德于2017年2月26日去世。他1925年9月16日出生于纽约市的一个拥有立陶宛-意大利血统的犹太家庭。他是成功的生意人,更是一位优秀的学者。犹太人学者之多,总是令人感叹。

我回顾自己走过的学术道路,发现不时有加菲尔德“相伴”。

 

1. 翻译加菲尔德的文章

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在驻美使馆科技处工作,那时就自发阅读了一些科学计量学文献,很有兴趣。到1989年底回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工作时,我原来所在的国外情报研究部(简称“国外部”)“国别跟踪组”已经不复存在。国外部领导问我:在当时的几个研究组当中,“你倾向于去哪个组工作”?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分析课题组”,由此正式开始了我的科学计量学研究工作。

该课题组组长是张玉华老师,她为中国科技论文引文数据库(CSTPC)的开发与推广立下了汗马功劳。有一次,她让我翻译加菲尔德1990年发表的一篇文章,How ISI selects journals for coverage: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consideration是介绍美国科学情报所(ISI)如何选择SCI源期刊的。译文“美国科学情报所是怎样选用刊物的?”后来发表于《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2年第2期。这是头一回我与加菲尔德发生了某种联系。

直到2005年,我与同事去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参加第10届国际科学计量学与信息计量学大会,我才第一次见到加菲尔德本人。我对他说,我来自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ISTIC),他说:“知道,你们ISTIC有人到我们ISI访问过”。同事给我俩照了一张合影,但我平时不注意照片的建档保存,一时找不到了。

 

2. 浏览加菲尔德的著作

加菲尔德是个优秀的学者,能写严谨的著作、论文,也能写汪洋恣肆的评论文章。据学术谷歌,他1979年出版的著作Citation indexing: Its theory and application i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humanities(其中文版为《引文索引法的理论及应用》. 侯汉清等译,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4)已被引用2470次,是不折不扣的引文经典。他的两篇论文----Citation analysis as a tool in journal evaluation(作为期刊评价工具的引文分析,发表于1972年)和Citation indexes for science. A new dimension in documentation through association of ideas(面向科学的引文索引:通过观念联系开拓文献学的新维度,发表于2006年)----迄今分别获得了2575和2198次引用!

他有一套书叫Essays of an Information Scientist(直译:一个情报学家的文章),共15卷,是他从1962年到1993年(从37岁到68岁)发表的小文章的合集,见http://www.garfield.library.upenn.edu/essays.html,可以免费下载,但下载速度极慢。各卷情况如下:

·Essays of an Information Scientist, Vol: 1, 1962 - 1973

·Essays of an Information Scientist, Vol: 2, 1974 - 1976

·Essays of an Information Scientist, Vol: 3, 1977 - 1978

·Essays of an Information Scientist, Vol: 4, 1979 - 1980

·Essays of an Information Scientist, Vol: 5, 1981 - 1982

·Essays of an Information Scientist, Vol: 6, 1983

·Essays of an Information Scientist: Vol: 7, 1984 : Awards of Science(科学奖励)

·Essays of an Information Scientist: Vol: 8, 1985 : Ghostwriting and Other Essays(论文章代写及其他文章)

·Essays of an Information Scientist: Vol: 9, 1986 : Towards Scientography(走向科学地图学)

·Essays of an Information Scientist: Vol:10, 1987 : Peer Review, Refereeing, Fraud, and Other Essays(同行评议、评审、科学欺诈及其它文章)

·Essays of an Information Scientist: Vol:11, 1988 : Science Literacy, Policy, Evaluation, and Other Essays(科学素养、科学政策、科学评价及其它文章)

·Essasy of an Information Scientist: Vol:12, 1989 : Creativity, Delayed Recognition, and Other Essays(创造力、延迟承认及其它文章)

·Essays of an Information Scientist: Vol:13, 1990 : Journalography, KeyWords Plus, and Other Essays(期刊学、KeyWords Plus及其它文章)

·Essays of an Information Scientist: Vol:14, 1991 : Science Reviews, Journalism, Inventiveness and Other Essays(科学评论、科学新闻、发明创造能力及其它文章)

·Essays of an Information Scientist: Vol:15, 1992 - 1993 : Of Nobel Class, Women in Science, Citation Classics, and Other Essays(论诺贝尔奖级别、科学中的女性、引文经典及其他文章)

看看这个清单,不得不钦佩他涉猎的领域是那么广阔,在问题识别方面是那么敏锐(比如,他30多年前就关注论文代写问题,我的博士生和我于2012年发表了“论文代写代发现象之研究”,见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607664.html)。

我在较早的时候(具体年头记不清了,反正是这套书还没有出齐15卷的时候),就浏览了这套书,留下了较深的印象。我对这套书的标题十分欣赏,以至于我在给自己的文集起名时就有意识地模仿了他的书名----他的书叫《一个情报学家的文章》,我的书叫《一个情报学者的前瞻思考》。

 

3. 准明星加菲尔德

    前一阵子有博文对比了科学家张杰与歌手张杰获得的不同待遇(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18488-1035985.html)。有意思的是,至少在中国,学者加菲尔德是拥有准明星地位的。

我在2009年9月11日的日记(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030346.html)中写道:

   “上午举办高端论坛,多功能厅坐得满满的。贺所长致辞,XX翻译;加菲尔德致辞,XXX翻译,然后Edward White和陈超美先后作报告,皆精彩。我最后总结说:几个人的发言的关键词是connection。”

这里的“高端论坛”指的是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汤森路透科技集团以及ISTIC-THOMSON REUTERS 科学计量学联合实验室举办的“科学计量学国际研究前沿探索——2009科学计量学高端论坛”,中信所对这次会议的报道见http://www.istic.ac.cn/EducationDetail.aspx?ArticleID=87802,其中包括加菲尔德的照片。

作为论坛的主持人,我预感到很多与会者想找加菲尔德合影,就提前说:“大家想找加菲尔德先生合影可以理解,但大家别忘了,他已经84岁高龄了,千万别把老先生累着了”。可是我这番话没什么用,茶歇时,一拨又一拨的人找加菲尔德合影,他的受欢迎程度简直超过诺奖得主。幸好老先生兴致颇高,经受住了轮番轰炸式合影的考验。

 



https://m.sciencenet.cn/blog-1557-1036975.html

上一篇:[转载]阴阳五行该不该纳入科学素质基准?
下一篇:关于如何研究期刊价格的建议--清点整理一下自己写过的评论(57)

42 徐令予 许培扬 钟炳 赵凤光 李颖业 强涛 史晓雷 李泳 胡志刚 LetPub编辑 胡业生 王启云 杨正瓴 吕喆 朱新亮 蒋永华 曹建军 侯沉 黄永义 李学宽 韩枫 李江 丛远新 张忆文 魏瑞斌 章成志 孙颉 俞立平 陈超美 鲍海飞 谢平 叶鹰 翟自洋 李兆良 shenlu zjzhaokeqin xlsd yunmu aliala cly85 xqhuang qzw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7 22: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