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女艺术工作者转型为程序员 精选

已有 6651 次阅读 2019-3-10 06:54 |个人分类:他山之石|系统分类:人物纪事|关键词:学者

女艺术工作者转型为程序员

□ 武夷山


(发表于《科普时报》2019年3月8日)


    科文交汇


    Flatiron School是美国一家编程快速培训机构,培养了不少编程人才,其毕业生之一是文科专业出身的Patti C.(帕蒂. C.)。

    帕蒂的本科是在罗切斯特大学读的,主修历史专业,辅修工作室艺术专业。她原来的工作是担任纽约市一位雕塑家的艺术助理。但是,这份工作薪水较低,于是她又尝试了零售业的工作,还抽时间担任义务英语教师。另外,她还需要帮助照料比她小20岁的双胞胎。

    她描述自己的性格特征是“狂热”,一有机会就抓住不放。她有一位女性朋友是软件工程师,这项工作不仅使她的朋友衣食无忧,而且在工作过程中能表现自己的创造力。帕蒂想,我也可以走这条路啊。

    最初,她通过网上搜索,发现了Flatiron School赞助的一场名叫“Code+ Pizza”(编程+比萨)的晚间活动。任何编程初学者都可免费参加该活动,在此可获得专业人士的指导,并获赠比萨饼。帕蒂参加了这场活动,收获不小,她非常兴奋。于是,她接着报名参加了Learn.co(一家线上学习平台)免费开办的编程训练营。后来,她获得Flatiron School颁发的奖学金,得以参加Flatiron School华盛顿市校区开设的沉浸式软件工程课程。通过培训,她的编程能力显著提高。目前,她是Digitree公司的全栈工程师(指同时具备前端与后台能力的软件工程师)。她的经历说明,有时候,只做自己热爱的事是不够的,找到生活与职业的平衡点至关重要。

    帕蒂从小就对STEM(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感兴趣,因此,编程能重新燃起她的激情并不奇怪。她说,“进入编程领域有点像是回家了”。她很喜欢做项目,开发出自己的APP。她说,“实际应用我刚学会的技能,一方面在我脑子里巩固了这些技能,另一方面让我感受到现实世界中事物是如何工作的。”

    当然,工作中有很多挑战。比如,她在开发一个即时信息应用软件时,需要弄懂Websocket通信协议,动了不少脑筋。她说,“我发现,只要有必要,我就能够自学掌握新技术,这大大提升了我的自尊”。回顾走过的路,她非常感激Learn.co的辅导老师及其提供的培训课程。

    帕蒂认为,艺术过程就是让你忘却自我、进入心流体验状态的过程。她发现编程与艺术创作一样,给自己带来同样的兴奋感和愉悦感。她说,“编程完全是沉浸式的,工作时我整个忘记了时间。我喜欢一边听音乐一边编程,完全进入了状态”。她说,我们早期的一次作业是阅读Paul Graham(美国著名程序员和风险投资家)的一篇文章,文章认为,绘画与hacking(对开源代码进行增加、删除或者修改、优化,使之在功能上符合新的需求)是类似的,“此观点於我心有戚戚焉”,因为绘画与hacking都给我们提供了创造美好事物的机会。她还说,“很多人心目中的技术形象是冷冰冰的、理性的,但在我的感觉中,技术也是激情的产物”。

    帕蒂个人成功的背后,其实有很多因素,尤其是蓬勃开展的非正式教育功不可没。Learn.co也好,Flatiron School 也好,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正规学校,不是以颁发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文凭为旨归的。20多年前,我知道美国有一位华人软件专家,他开设的软件培训班非常成功。他承诺,受过他的培训必能找到工作,上他的培训班不必交学费,毕业后找到工作了再向他补缴学费即可。

    为什么他底气这么足?因为他摸透了市场。他不是一味教学生掌握最热门的软件,而是教给他们市场最需要的软件。他不断以求职者的名义给各种潜在用人企业写信,说自己熟练掌握哪种软件(包括很冷门的软件),看对方有无需求。根据反馈情况,他对市场需要什么样的软件了如指掌,再根据市场需求来安排每一学员的个性化培训内容。他的培训班也属于非正式教育。我国的非正式教育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比正式教育方面的差距要大得多,需要认真借鉴其经验。




https://m.sciencenet.cn/blog-1557-1166669.html

上一篇:每一种智能系统都像是白痴天才
下一篇:做家长会的接待员----日记摘抄815(时在初一)

18 范振英 郑永军 张忆文 段煦 李毅伟 俞立平 黄仁勇 王卫 吕振超 王从彦 李学宽 鲍海飞 汪波 刘永和 谢力 刘玉仙 张家峰 刘炜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00: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