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出席ISO/TC46顾问委员会和ISO/TC46/SC11情况汇报(2000年)

已有 1187 次阅读 2023-5-18 08:16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出席ISO/TC46顾问委员会和ISO/TC46/SC11情况汇报(2000年)

武夷山

 

一、          概况

200058日,我代表梁所长出席了ISO/TC46顾问委员会会议。会议由该委员会主席、太阳微系统公司的欧洲标准经理(在英国工作)Verina Horsnell主持。

首先就上一次ISO/TC工作会议形成的建议意见是否合适进行了讨论,其中讨论较热烈的是国际标准是否应上网供大家免费查询,对此没有获得一致意见。

然后,各个分委员会的代表汇报了工作。值得注意的内容有:SC8的新任负责人介绍说,他们正在研究电子科技图书馆的统计评价指标。澳大利亚的Simon Johnson介绍了ISO的电子化工作,到目前为止,他们已在一个专门网站上放了近300篇老的标准文件。他还说,可以给ISO/TC46的每个国家成员一个连机查询密码。

最后,讨论了ISO/TC46秘书处面临的严重问题。多年来,一直由德国标准研究所(DIN)主持该秘书处。约一年前,DIN方面表示,由于预算限制,他们没有能力继续支持秘书处的工作。秘书处向ISO/TC46各成员国征询意见,看看有没有哪个国家的有关机构愿意接纳该秘书处的。一年来,没有任何反应。顾问委员会认为,为了使今后某个国家愿意接纳秘书处,ISO/TC46必须精简组织结构,将某些分委员会合并,使得接纳国付出的运行成本尽量低一些。

总印象:讨论发言很热烈,但形不成共识。这可能与顾问委员会成员平时并不相互交流,顾问委员会主席也不是专职有关。

59日,举行了公开报告会。

首先是美国Jane  (记不清她的姓了) 女士的报告,她讨论了ISO标识系统的互操作性,因为不解决互操作性问题,就不能弥合ISO与国际因特网组织之间的严重分歧。

下一个发言的是美国ISBN局的Simmonds先生。值得注意的是,他提到,美国ISBN局鼓励网上出版,对于网上发表的著作也将颁给ISBN号。估计,网上出版业(或者说是根据需求印刷的出版业)在美国会有迅猛发展。连传统出版业一起算,2001年美国将会有上万家出版商。由于今后用户更可能要求印刷网上书籍的某些章节,而不是全书,因此,美国ISBN局也将鼓励对书籍的一部分(如章)颁给ISBN号。另外,随着网上出版的兴起,现在规定的ISBN位数可能就要不够了,美国建议将位数扩大到13位。

体会:美国主要是将ISBN作为一种促进图书业发展的工具,而不是作为控制手段。这样一种思维是值得重视的。

接着,某先生介绍了与工业文件有关的管理数据。他举例说,在比如传统的建筑业,一份图纸(文件)就对应一样实物(房屋,或某一房间),而在新兴行业如软件业,一种软件产品对应着多种文件,有给用户用的简单的操作手册,有给程序人员用的更复杂的文件。为了将这些文件管理好,就需要在元数据采集、标识符分配等方面作很多工作。

Nicholas  (其姓记不清了)讨论了博物馆文献的标准化问题。迄今为止,博物馆界没有MARK标识,相互交换信息很困难。

1011日,我参加了第11分委员会的讨论。该委员会集中讨论了今后将推出的ISO/CD 15489号标准,即关于“档案管理”(records management)的标准。这里的档案指的是任何公共机构或私人机构以至个人在其工作、生产、服务、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任何媒体的记录或档案,但不包含专业档案机构收藏的那种档案。代表们逐字逐句地进行了认真推敲,我也参与了部分意见。最后文本生成后,会议主席询问各国代表,“这样一个文本,你们国家能否接受?这不是表决,只是征询意向。”我代表中国回答说,可以接受。其他所有国家的代表都表示可以接受。

二、体会与建议

很深的体会是,国际文献标准界对中国很重视,表现得很热情。例如,新西兰的Michael Steemson先生知道我是初次参会,就主动按照桌次给我写下了每位代表的名字及国籍。他还告诉我,新的档案标准出台后,最重视它的将是企业界,尤其是跨国公司。再如,澳大利亚的Peter  (其姓记不清了)先生主动问我,中国是否愿意成为第11分委员会的永久成员?他说,只要提出申请,经批准,就可由观察成员转为永久成员。我回答说,一是要回国请示领导,第二,我国由于是发展中国家,在档案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方面均欠成熟,也许就目前而言,保持观察员身份为好。但中国十分重视知识经济,而档案管理在知识经济中将日益重要,我国会认真关注这个领域。第三个事例是,在SC11会议议程即将结束时,会议主席提议,现只有中国和泰国两个亚洲国家参与了SC11,今后应积极争取更多的亚洲国家参与进来,提供各国的档案管理实践的案例,否则,国际标准成了欧洲中心主义的标准,也就失去国际性了。

      我觉得,中国很应该在这样的国际组织中反映出我们的声音,事实上,国际同行也欢迎我们的声音。要做到这一点,有两个关键,一是有长期在文献标准领域研究、跟踪的专家。像我这样过去从未接触国际标准者去开会,往往发懵,效果不会太好。第二是经费支持。没有钱去开会,自然人家就听不到我们的声音。而这种会不是国际学术研讨会,即使是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也不可能从会议组织者方面获得资助,只能自己出差旅费。

 




https://m.sciencenet.cn/blog-1557-1388439.html

上一篇:美国加州一名音响工程师的哲思(177)
下一篇:在用稿上发生意见分歧——日记摘抄1027

1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04: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