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遗忘是人先行入死的象征(外一则)

已有 5353 次阅读 2009-9-3 06:18 |个人分类:阅读笔记|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遗忘是人先行入死的象征(外一则)

武夷山

 

遗忘是人先行入死的象征

女哲学家萌萌(鲁荫)说:

作为个体存在的人,只能死一次,却会遗忘无数次。遗忘因此成为人先行入死的象征。

出处:萌萌文集,张志扬编,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272

博主:萌萌这句话很深刻。因此,生和死都不是突然事件。

不过,什么都不遗忘,有时是很影响生活质量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没心没肺”有益于健康,而真的纤毫不忘,就不太可能是没心没肺的人。

萌萌的部分作品可见http://www.mengm.com/list.php?fid=2

 

诗、史、巫

诗人于坚在《棕皮手记:诗如何在》(天涯,20085期)中说:

闻一多在考证诗的起源的时候说,“志”就是停止。“在心为志”就是“藏在心”。(闻一多,《神话与诗》)

“诗言志”最初的意思是,说出藏着的心。志也有记录记忆的意思,后来被解释为怀抱、胸怀大志的志,是理性化的文明对诗的遮蔽。

巫史传统在诗这里,巫意味着诗的原始的、非诗、创造性(非历史的)的一面,史意味着“温柔敦厚”。

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前两句是巫,后两句是史。

天下好文章多,好题目少。

博主:这番讨论很有意思。从某种意义上说,自由体的诗是巫,格律体的诗是史。诗歌(不管什么体)是巫,科学是史。我在“科学与诗”(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4321)一文中还没有阐发这层意思。



https://m.sciencenet.cn/blog-1557-253045.html

上一篇:从古书、新书、西文书、中文书中读什么?
下一篇:教科文组织发布国家信息社会政策(模板),欢迎提意见!

15 张焱 王号 苏青 王桂颖 鲍得海 刘玉平 马雷 梁进 钟炳 杨秀海 陈国文 徐建良 马光文 yinglu laowai518

发表评论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1: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