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意识没有目的(外二则) 精选

已有 5142 次阅读 2009-10-6 07:55 |个人分类:阅读笔记|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意识没有目的(外二则)

武夷山

 

意识没有目的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Jerome Seymour Bruner1915  )的In Search of Mind: Essays in Autobiography (《心智的探索:自传式文集》,Harper & Roe, Publishers, 1983)一书的主题思想是:

人的意识(consciousness)并无目的,意识不过是人们分析无助(necessity)与烦恼(troubles)的一种手段。

博主:隐约感到,这一认识极其深邃。

百度百科对布鲁纳的介绍见http://baike.baidu.com/view/250170.htm

 

歌德的道德观

歌德说:

I’d rather suffer injustice than create one.

我宁愿忍受不公,而决不能造就不公。

博主:这同《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刚好相反。

 

“每个人都算个人物”之不可能

好像是Gilbert说过:"If everybody is somebody, no one is anybody."

出处:Walter Block, Geoffrey Brennan and Kenneth Elzinga (Ed. ), Morality of the Market: Religious and Economic Perspectives,  The Fraser Institute, 1985

博主:上面那句话的大致意思(我的个人理解)是 :“如果每个人都算个人物,那任何人都啥也不是。”尽管我们都梦想人人平等,天下大同,但任何社会(动物社会和人类社会)都是按等级结构运行的,不可能人人都是个人物。组织再扁平化,也不会扁平成一条水平线。

,



https://m.sciencenet.cn/blog-1557-259980.html

上一篇:达利的作品:奴隶市场和消失的伏尔泰半身像
下一篇:美国科技期刊系统的花费

21 赵星 杨学祥 黎在珣 孟津 刘玉平 艾云灿 张檀琴 陈绥阳 王德华 罗帆 俞立平 钟炳 杨秀海 吕喆 迟菲 吕乃基 张天翼 卢洪健 唐常杰 刘晓瑭 pkuzeal

发表评论 评论 (1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0: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