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以色列情报学家Chaim Zins对知识组织的看法 精选

已有 9897 次阅读 2009-11-18 08:00 |个人分类:图书情报学研究|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以色列情报学家Chaim  Zins对知识组织的看法

武夷山

 

Knowledge Organization杂志2004年第1期发表了以色列海法大学情报学家Chaim Zins的论文,Knowledge Organization: an epistemological perspective(知识组织:认识论的视角)。我觉得这篇文章极有见地。文章说:

知识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实践知识,即know how, 技能性的知识。

――亲历知识,即knowledge by acquaintance, 人们不经过中介而获得的对物体(对象)的直接知识。

――命题知识,propositional knowledge。命题知识又可以分为推断性知识与非推断性知识,非推断性知识是通过直觉而把握的,如爱、公正、灵魂、上帝等概念。

所谓知识组织,处理的是推论性的命题知识。

知识可以用两种方式定义。第一,作为一个个体(主体)心中的想法的知识,或主观知识;第二,作为一个物体(客体)的知识,或客观知识。

实际地看,客观知识可以表征为记录下的或文献记载的主观知识。

知识地图的开发者(建构者)可将其结构化的工作奠基于两类工作之上:既可以基于对知识范畴的反思性概念化(即理性主义的结构化),也可以基于对知识范畴的经验研究。前者产生typologies(类型),后者产生taxonomies(分类)。

今后十年,知识组织研究将专注于探讨知识组织的认识论基础,建立起科学的方法论,以此为指导设计出科学的知识地图,并将知识组织的应用范围扩展到人类活动的其他领域,如教育、医学、社会政策,而不再局限于目前狭窄的应用领域――信息系统和参考资源的开发。

 

博主:情报学一向是“为他人做嫁衣裳的”,往好了说,这体现了情报学的服务性,往坏了说,是情报学具有依附性,缺乏独立性。我曾对“基于非相关文献的知识发现”寄予厚望,就是希望情报学借此而更加“独立”起来。后来,基于Kostoff的分析,我对知识发现有所怀疑(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44490),但本网博主崔雷老师似乎依旧满怀信心,他在对我的上述链接博文的评论中说:“窃以为,是到了敲钟的时候了,就是系统地总结这个方法或突破之的日子应该不远了,但是不知道是丧钟还是晨钟,还有,不知道由谁来敲响了。”我答复说,希望崔雷老师敲响晨钟。

现在,按照Zims的分析,知识组织是又一个有可能使情报学挺直腰板、向其他领域进行知识输出的领域。让我们大家在这个方向上共同努力!

顺便说一下,我从未见过Zins先生。他几年前用德尔菲方法开展了情报学知识地图绘制的研究,我是参与其Panel的两位亚洲人之一(另一位是以色列情报学家),其他五十多位绝大多数是欧美人士。他的这项研究成果表现为系列论文,发表在JASIST上,以下链接是其中一篇论文的全文(http://www3.interscience.wiley.com/cgi-bin/fulltext/114071693/HTMLSTART)。



https://m.sciencenet.cn/blog-1557-271831.html

上一篇:旧金山探索馆40岁了!
下一篇:数学家的话与哲学家的话

30 张凌 许培扬 陈筝 曹聪 刘桂锋 杨正瓴 赵星 罗岚 廖永岩 刘玉平 卫军英 章成志 俞立平 王号 钟炳 张焱 周春雷 吉宗祥 魏瑞斌 柳东阳 贺天伟 魏玉保 陈湘明 李学宽 高建国 张婷婷 吕新华 郑文达 武爱 pkuzeal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1: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