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文理交融与幸福感 精选

已有 5950 次阅读 2010-3-6 07:01 |个人分类:科文交汇|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文理交融与幸福感

武夷山

 

秦伯益院士在《文理交融 多元并举》(收入《科学发展: 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演讲录第三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一文中说:

专家型的一退休就失落有反差,诉不完的寂寞空虚;杂家型的退休以后兴趣广泛,享不完的多彩人生。……老年的差别在中年,中年的差别在业余,业余的差别在人文,人文的差别在中小学教育。

(同题报告的PPThttp://www.doc88.com/p-5660410744.html

这个认识很高!关于文理分科的利弊,有过激烈的争论,但基本上双方都是从功利主义立场出发的。秦伯益院士其实是说,人的幸福,至少是晚年的幸福,与小时候受到的熏陶面是密切相关的。

本人在发表于自然杂志》2005年第一期的《打破文理藩篱的意义与路径》一文的开头说: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专业化导致经济效率的迅速提高,于是,各个领域的专业化都呈现出不可阻挡之势。“两种文化”的隔绝其实是专业化带来的后果之一。近年来,国人关于打破文理藩篱的呼声越来越高,因为人们认识到了这一行动的重要意义。首先,打破文理藩篱有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从而增进其幸福。科学和人文各有其美轮美奂的侧面,二者构成了层次清晰的立体。而文理分家会使我们成为“独眼龙”,再也感受不到立体之美。其次,现代社会在继续开展专业化分工的同时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整合过程。因此,具备良好文理素养的个人和组织在竞争中具有更大的优势。第三,科学和人文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都需要从对方身上汲取养分,二者将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http://www.sciencetimes.com.cn/m/user_content.aspx?id=1683

在这里,我也是把增进幸福感作为文理交融的第一个好处。

在一次在线访谈中,一位网友问:“对于很多后来从事文科类专业的人来说,其实中小学的科技教育对于他们并没有多少用处,可以这么看么?”

我回答了好几条“不同意”的理由,其中一条是:

我们生活当中很多东西是美好的。音乐,我们欣赏,你是乐盲就欣赏不了,这样是不是很遗憾?有很好的美术作品,你也欣赏不了,是不是很遗憾?同样,把科学技术看成一个欣赏的对象,像音乐和美术作品一样,它是很美的,是很值得欣赏的东西,这对每个人都需要的,无论你的工作是文科还是理科还是商科,或者是没有工作,都有关系。我们哪怕是从审美的角度看,科学技术都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但是没有一定的科学技术基础就不可能欣赏这些东西,做不到。你有黄金分割的概念,你知道0.618这个数,你看到这个数就很敏感,但是黄金分割从来没有听说过,你看到这个数的时候是熟视无睹。

 

(整个访谈内容见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7737

可见,有人认为人文是无用的东西而排斥人文,有人认为科技对自己的职业无用而排斥了科技,都太实用化了。如果我们追求幸福的话,就要往文理交融的路上走。



https://m.sciencenet.cn/blog-1557-300198.html

上一篇:[转载]丹麦VS台湾
下一篇:赘拾众家之言(二)

31 黄安年 赵星 王桂颖 郑融 陈龙珠 阎建民 陈绥阳 赵明 罗帆 王号 钟炳 毛克彪 黄富强 刘钢 盖鑫磊 魏瑞斌 赵宇 张天翼 王力 蔣勁松 陈湘明 李学宽 贾伟 许文婕 侯成亚 李泳 刘晓瑭 柏舟 刘广明 colorfulll zengfeng

发表评论 评论 (2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15: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