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从贺卡数据能发现什么? 精选

已有 5180 次阅读 2010-7-26 06:30 |个人分类:科学计量学研究|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从贺卡数据能发现什么?

武夷山

 

Nature杂志2005433702页简要介绍了W.X. Zhou等人在Proc. R. Soc. Lond. B上面发表的一篇文章(DOI: 10.1908/rspb.2004.2970(2005))的大概内容。该文题目是Discrete Hierarchical  Organization of  Social Group Sizes (社会群体规模的离散分层组织),全文可见http://rspb.royalsocietypublishing.org/content/272/1561/439.full.pdf。作者们利用圣诞贺卡的发放数据来研究社会集群的规律,结果发现,不管哪个国家,哪个社会,每个人的社会联系群体都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有35人,是可以与自己分担悲伤的,最亲密的人;第二层有915人,他们是与自己关系很紧密的人;第三层有3045人,他们是与自己一起工作的人,若是在传统社会中,就是会与自己一道在野外扎营的人。每一层的人数是上一层人数的3倍左右。

我在《如何利用旁证性数据?》(http://sciencetimes.com.cn/m/user_content.aspx?id=218833)一文中也举过一个与贺卡有关的例子:

很多国家都进入了老龄社会。2007428日出版的《自然》杂志有一篇短文题为“年龄、健康与财富”。文章说,人口老化已是确定无疑的事实。著名的贺卡问候卡生产商Hallmark Cards公司每年售出的百岁生日卡约有85000张。由此,美国的老龄化程度可见一斑。

 

请您再想想,通过对贺卡相关数据的挖掘,还能发现什么?很容易想到的是,一位领导干部退休前每年收到的贺卡总数与退休后收到的贺卡总数的比值,就可以反映“人一走,茶就凉”的“凉度”。还有呢?



https://m.sciencenet.cn/blog-1557-347345.html

上一篇:[转载]铁凝:桥的翅膀——在巴黎首届中法文学论坛的演讲 [散文]
下一篇:语言奇才数例(5个人+1只鸟)

17 赵星 王桂颖 王芳 俞立平 王号 曹聪 钟炳 周春雷 吉宗祥 吕喆 魏瑞斌 魏玉保 高建国 许文婕 马光文 许培扬 刘广明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6 03: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