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一只爱刺人的黄蜂 精选

已有 6085 次阅读 2007-7-3 06:54 |个人分类:书评书介|系统分类:人物纪事|关键词:学者

一只爱刺人的黄蜂

――记美国资深记者丹尼尔.格林伯格及其新书

武夷山

(发表于科学时报读书周刊,20011016

 

在美国科技政策研究圈子中,无人不知道丹尼尔.格林伯格。他一个人编了一本简讯类杂志《科学与政府报告》(SCIENCE AND GOVERNMENT REPORT,应读为,关于“科学与政府”的“报告”,而不是“科学”与“政府报告”),定价很高,但订购者仍趋之若鹜。原因何在呢?第一,此君交游广泛,嗅觉灵敏,经常披露一些小道消息(后来几乎都被证实)。笔者在中国驻美使馆科技处工作期间,有一次在《科学与政府报告》中读到,据闻,某人将担任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副主任之职,我就将此消息告诉了恰好将会见此人的我们的科技参赞王曾荣先生。当先生问他,是否要任某某职时,他非常吃惊。第二,此君嗜书成癖,对各种文献源极其熟悉与敏感。因此,凡是科技政策领域新出了什么书籍、期刊论文、政府报告什么的,他一准最早知悉,并在其杂志上简单介绍内容,还告知读者哪些资料可向哪里免费索取,哪些资料的定价是多少,哪里有售。总之,只要订了他的杂志,决不会漏过任何一篇重要的科技政策文献。第三,此君文风犀利,蜇人一针见血。科技界有谁有伪造数据等不轨行为,他不会放过;美国科学院、美国科学促进会等机构的高级官员的工资高得令人咋舌,他也要给曝曝光;某些国会议员利用自己的权力,绕过同行评议过程,将一些重大科学和工程项目弄到自己的州去,他更要穷追猛打。读到他的批评文字时,我老在想,这只黄蜂好利害呀!第四,他采访的科技政策界名人很多,在其杂志上不时有精彩的访问记。其中有好些名人是很不愿意与新闻界打交道的。我曾问他,为什么他们肯接受你的采访呢?他笑而不答。我估计,谁要是敢不接受他的采访,恐怕日后会被蜇得更加利害。所以,有人喜欢他,有人恨他。

美国科学促进会等科学社团为了让更多的科研人员了解国会的运作过程,沟通科技界和国会的关系,设立了“国会研究金计划”,每年选拔一些科研人员去国会工作。格林伯格年轻时,就曾经作为“国会研究员”(CONGRESSIONAL FELLOW,即获得国会研究金计划赞助者)在国会工作了一年,目睹了许多内幕,也思考了很多问题。后来,他于1967年在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发表了《纯科学的政治学》一书,名噪一时。他指出,从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即使是纯科学研究,也与政府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没有很好的机制,纯科学的发展也会出现重重问题。30多年来,尽管世事变迁,但科学与政治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依旧是剪不断,理还乱。于是,他的《纯科学的政治学》在1999年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了新版。

新版仍然获得了不小的反响。格林伯格先生一不做二不休,将几十年来的观察与思考融汇一炉,写成《科学、金钱与政治――政治的胜利与伦理的沦丧》(SCIENCEMONEYAND POLITICSPolitical Triumph and Ethical Erosi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1),于2001年仍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推出。他在书中大胆披露种种事实,比如,某些人如何吹牛,说攻克了医学顽症;国家医学研究院对于一向支持给医学研究多拨款的议员,给以用其名字给国家医学研究院的大楼命名的待遇;为什么里根总统的几位科学顾问明明知道关于“星球大战”计划获得了科学突破的说法为不实之词,却保持沉默;为什么前苏联的科学研究已一蹶不振的时候,某些知名科学家仍对国会说,苏联科学研究有可能超过美国,因此为了对抗苏联,就要多给科研拨款,等等。他警告说,某些科学家、政治家(或曰政客,就看其品行如何)和政府官员都可能为了金钱而牺牲伦理,甚至牺牲科学事业本身。人们不能掉以轻心。

对他的新著,像对格林伯格这个人一样,有人喜欢,有人恨。纽约大学名誉校长约翰.布拉德马斯说,“布什总统、每位参议员和众议员都该读读”。9月号的《科学美国人》的一篇书评则对此书颇有微辞。但不管怎么说,这样的书值得一读。只要社会上存在种种弊病,我们就缺不了格林伯格这样的威风凛凛的大黄蜂。

(下面是该书封面)

[jacket image]



https://m.sciencenet.cn/blog-1557-4112.html

上一篇:学会算总账
下一篇: 科学精神三题

2 许培扬 强涛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1 15: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