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获奖感言 精选

已有 6407 次阅读 2011-11-2 06:41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博客资讯|关键词:学者| 获奖感言

获奖感言

武夷山

 

(在“我心中的中国科学院”征文活动中,我有幸获得二等奖。昨天下午,我在颁奖仪式上发表了获奖感言。以下是事先准备的文字版,与现场口头版不尽一致。)

 

我完全没有想到会获奖。能获奖当然很高兴,为此首先要衷心感谢科学网总编赵彦先生。多年前,当他在《科学时报》当编辑时,就编发过我的投稿。2007年4月,赵总竭诚邀请我来科学网开博客,一开始我谢绝了,我说我哪有空?赵总不屈不挠(或者说不依不饶)地动员说:“还有院士在我们这里开博呢,你什么时候有空就什么时候打理好了”。我想,我总不至于比院士还忙吧,那就试一试也可以。没曾想,这么一试,从此就写下了我的人生新篇章。不是夸张,确实如此。通过科学网博客,我交了很多新朋友,自己的学术思想也获得了更大范围的传播;在科学网写博客还促使我整理了很多零乱的读书笔记,使自己的思路逐渐清晰、贯通起来,蛰伏中的记忆再次复苏起来。这一次,也是在赵总诚邀下,我才参加征文写作的。若不是他的邀请,我是决不会主动参与的,因为太忙。这件事说明:主动出击与守株待兔,效果是大不一样的。

我的获奖文章标题是“院外人士进一言”。你们知道院外人士对院内人士是什么感觉吗?举个小例子。近些年,我所努力吸引优秀的本科生来我所读研究生,每年都有一些大学的推免生到我所来参加研究生面试。这些学生中的有些人除本所外,也去了中科院的研究机构参加面试。当两边都拟录取他们的时候,他们往往都义无反顾地选择去中科院,因为“中科院”三个字便是荣耀的光环。你说我们能不“羡慕嫉妒恨”吗?J院内人士,你们自己意识到这一点吗?荣耀的另一面便是责任啊。

这次征文和前一阶段“走进中科院”的多场活动,都是中科院放低身段、亲近公众的举措。我个人对这样的姿态非常赞赏。我还记得在中学的时候(70年代前期),普通的工厂工人都在对我兴高采烈地谈运筹学、优选法和0.618,那是华罗庚的功劳。在目前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我们需要更多的华罗庚成为知识转移的桥梁,使公众对中科院不是敬而远之,而是视若亲朋,这样,中科院拥有了更加良好的民意基础,就有助于获得更有力的支持。若干年前,科技部徐冠华部长在全国科普工作会议上曾说:科技创新与科技普及好比鸟之双翼,车之两轮。我衷心祝愿中科院这辆大车的科技创新与科技普及双轮都充满气,滚滚向前,祝中科院这只大鹏的科技创新与科技普及双翼都结实有力,展翅高飞!

 

我获奖的那篇短文: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557&do=blog&id=446008



https://m.sciencenet.cn/blog-1557-503678.html

上一篇:社会诚信缺失与政务诚信缺失--陆欣义父母的再次呼吁
下一篇:[转载]《原发性肝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学》吴孟超院士自序

75 杨晓虹 刘立 许培扬 吴飞鹏 黄晓磊 赵纪军 陈湘明 赵明 刘艳红 陈小润 刘玉仙 张婷婷 李学宽 吉宗祥 肖重发 李泳 胡业生 吴宝俊 赵凤光 丁甜 汪育才 柏舟 曹广福 杨学祥 刘用生 黄锦芳 张焱 钟炳 化柏林 李宁 张玉秀 梁进 樊晓英 陈永金 高建国 曹聪 张檀琴 刘颖彪 何应林 邱嘉文 俞立平 吕乃基 蔣勁松 魏瑞斌 邢志忠 杨月琴 王安邦 王号 唐常杰 鲍海飞 蒋新正 李侠 徐耀 王桂颖 黄安年 吕喆 章成志 孟津 桂耀荣 吉宗威 赵星 王启云 罗帆 杨秀海 迟菲 研学交流 niming007 luxiaobing12 crossludo fumingxu liangfeng dulizhi95 xqhuang zhxftcl qianqianjie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13: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