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转载]陈寅恪先生的治学之道

已有 3022 次阅读 2012-10-10 21:51 |个人分类:东鳞西爪|系统分类:人物纪事|关键词:学者| 陈寅恪 |文章来源:转载

陈寅恪先生的治学之道
人民政协报 2012-06-28

高峰

  陈寅恪是著名的国学大师,被称为“大师的大师”、“教授的教授”,几乎同时代的文人和学者都对这位大师极其尊崇。他在课堂上讲授的学问贯通中西,他在课余分析各国文字的演变,能把葡萄酒原产何地,流传何处的脉络给学生讲述得一清二楚。他上课时,连清华的教授们也常来听。
  陈寅恪在日本留学时,和鲁迅是同学,两人曾有交往。但从陈留下的诗文中,几乎看不到他与鲁迅的交往经历,倒是鲁迅的日记中对此却有记载。
  陈寅恪在欧洲游学期间,对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特别注重各史中的志书,如《史记》的《天官书》、《货殖列传》、《汉书·艺文志》、《晋书·天文志》、《隋书·天文志》、《新唐书·地理志》等等。即使德文原版的天文学也是他经常诵读的史书之一。他诵读了《十三经》,而且每字必求甚解,这也就奠定了他一生精考细推的治学方法。他认为,中国历史是中国文化的体现,他选择历史学作为终生奋斗的领域,其意也正在于此。
  陈寅恪留学回来后,与当时大多数归国留学生的西装革履不同,他总是一袭长衫,脚踩布履,冬春则棉布马褂。数九寒冬,就在脖间缠一条五尺围巾,头戴厚绒帽,裤脚扎一根布带。每次上课前,他对学生说:“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足可见其知识的渊博。
  陈寅恪倡导为人治学当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他读书时,习惯将自己的考证、注释、心得写在书籍的书眉上。他的文章有独特的风格,他总是习惯于先引上若干条史料,然后再加上一段按语的做法。给人的感觉,他的文章更像是没有经过加工的读书札记。胡适在日记里曾经这样评价说:“寅恪治史学,当然是今日最渊博、最有识见、最能用材料的人,但他的文章实在写的不高明。”
  陈寅恪曾谈到他学习多种外语的经验,只强调一个“诚”字。在清华执教时,他已名满天下,但他仍然坚持自学西夏文和蒙古文,并且每个星期进城两天,向德国教授钢和泰学习梵文。季羡林曾用“泛滥无涯”来形容陈寅恪懂得的语言数量。只是陈寅恪极为谦虚谨慎,从未将所学炫耀于他人,他到底懂得了多少种语言文字,直到他去世都未能有定论,世间没有一个人能说得清楚,即使是他的师友、家人、弟子。
  陈寅恪说过:“国可以亡,史不可断,只要还有人在书写她的历史,这个民族的文化就绵延不绝。”苏联学者在蒙古发掘出三件突厥碑文,但都看不懂。后来,陈寅恪以突厥文对碑文解释,各国学者都毫无异词,同声叹服。据说,中印战争结束后,中方密拟以麦克马洪线为准与印度谈判边界问题,但当时却无人知晓麦克马洪线的内容。毛泽东思考了一整夜后,想到了陈寅恪。当时,陈已被打倒,双目早已失明,但他凭借记忆说出某段某句在某书某页,为我国政府的谈判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证据。

 



https://m.sciencenet.cn/blog-1557-621233.html

上一篇:学术报告预报: 学术(学位)论文撰写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下一篇:林自新老师讲的“科技与社会发展概论”(二)

6 陆俊茜 杨民力 李本先 赵凤光 刘颖彪 anran12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03: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