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永远的乐观主义者 精选

已有 5182 次阅读 2012-12-25 07:08 |个人分类:换一个角度|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乐观主义

永远的乐观主义者

武夷山

(发表于《新华书目报 科技新书目》20121213日)

 

科学活动的早期资助者是一些贵族。后来,政府逐渐成为科技事业的有力后盾,大企业也投入不少钱搞研究开发。于是,个人资助者的地位相形减弱。近年来,像“X大奖基金会”这样的私人资助机构的知名度再次鹊起,其重要原因之一是,这类私人资助机构的决策方式较简便,不像官方资助机构那么文牍主义充斥,而且,其资助效果也是有目共睹的。它与诺贝尔基金会之类资助机构的重大差异是:前者要靠专家委员会来决定,谁行;X大奖基金会则是提出一个技术挑战,给出参数要求,谁在规定的期限前首先挑战成功,谁就行。因此,没有什么争议。

X大奖基金会的创始人叫Peter Diamandis20122月,他与新闻记者Steven Kotler合写的一本书问世了,书名是《富足:未来比您想象的要美好》(Abundance: The Future IsBetter Than You Think)。为此,《自然》周刊采访了他。

记者问:你对人类的前景十分乐观,可是,人类已经耗尽了地球的承载能力,你乐观的依据何在?

他说,地球的承载能力是个相对概念。比如,我只能够得着桔树低枝上的桔子,那么5棵桔树才能养活我全家。如果我能造一架梯子,高枝上的桔子也能摘下来,则一棵树就能养活我全家了。假定人类粮食不够了,我们需要的“梯子”也许是基因工程,也许是在摩天大楼内大搞水载法种植。

记者问:如何更好地利用资源呢?

他回答:人类生存离不开水,而地球上98%的水是咸水。已经出现了淡化水的适用技术,例如,可口可乐公司正在非洲试推广Slingshot咸水淡化器,它的个头只有小型冰箱那么大,可以用牛粪作为其动力源。再一个例子,手机用户数呈指数增长,要不了多久,全球人口的70%都将拥有手机。我们基金会将奖励先进的手机应用方式的开发,例如,未来的手机用户能够靠手机进行自我身体诊断,好比随身带着一位医生。

记者问:这类技术的开发速度如何?

他说,世界上有很多技术的发展速度都是指数式的。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刚开始的时候,就有人声称,这个浩大工程至少需要50年才能完成,把全世界的科学家都调来干这个,人数也不够。部分由于我们基金会的支持,人们开发出了高效测序技术,现在,一些个人和小型团队就能完成过去只有政府的财力才能供得起的测序任务。现在,越来越年轻的“技术慈善家”不断出现,他们像比尔. 盖茨那样,拥有亿万财富,又慷慨捐献出来。2010年,全世界已经有20亿网民,2020年网民人数将达到50亿。他们都能够投身于全球经济,以极低的成本开展创新。

记者问:现在的状况比过去好吗?

他回答,在20世纪,人类的寿命翻了番。我们生活在有史以来最和平的年代。每一代人都认为,自己面临的问题最严重,但最终都克服了那些问题。这对我是重要的启示。人们会将往昔理想化,而忘了那时其实是多么悲惨。当然,看到问题是人们为了生存而进化出的特质,对问题超级警觉是最有利于生存的。

记者问:你对贫富差距怎么看?

他说,有时候,贫富差距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在美国的实证研究表明,年收入在7.5万美元以下时,收入额才与幸福感正相关。如果非洲居民能满足温饱、保健、教育等基本需求,尽管其收入仍然不高,但意味着巨大的进步。

最后一个问题,你打算活得长久些以看到美好的未来吗?

他回答说,我在医学院读一年级时看到一个电视节目,说海龟能活700岁。我就想,它能长寿,我怎么就不行?我们基金会打算提出一个挑战,看谁能解决组织器官生长的问题,这样以后身体的零部件就可以替换了。我与世界上最棒的科研人员和医生一直保持联系。



https://m.sciencenet.cn/blog-1557-646086.html

上一篇:[转载]当创新“问诊”传统中医
下一篇:[转载]从“读时代”走进“阅时代”

42 钟炳 许培扬 陈小润 鲍海飞 张婷婷 刘洋 李泳 王桂颖 杨晓虹 王芳 苏德辰 迟菲 徐晓 李本先 汤治国 曹裕波 吉宗祥 罗帆 王安邦 庄世宇 柏舟 郭向云 杨学祥 曹聪 俞立平 边一 崔玉凤 杨正瓴 黄晓磊 原洛 刘桂秋 蒋永华 惠小强 赵凤光 谢强 唐常杰 孙学军 肖创 wgq3867 zhanghuatian yunmu aliala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8: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