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转载]南京女人

已有 4961 次阅读 2014-7-31 08:54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文章来源:转载

(博主按:会南京话的,用南京话念此文比较有味道。)

出处:http://tieba.baidu.com/p/1221670583


提起南京女人,许多人会摇摇头说,太凶了,确实南京女人有些凶。夹生得很。
  
  听说以前公共汽车上的售票员,中央商场的售货员,菜场里卖肉的,粮站里卖米的,都不是好惹的,一碰就是炸巴炸巴的,横七竖八的,把人吓到哪里去。
  
  南京女人为什么没有上海女人嗲声嗲气,北京女人傲里傲气,本质上就是因为南京女人没有靠山,她们的男人没有上海人有钱,北京人有权,她们要靠自己打拼,要自己养活自己,不得不出头露面,倚门卖俏,迎合外来征服者,同化外来侵略者。
  
  这种特殊的地域文化下就造就了南京女人的特质。
  
  首先,南京女人是美丽的,从古至今都有选美的传统,秦淮八艳、金陵十二钗,说出来都是一串一串。航空公司最喜欢到南京招空姐,个子高挑,说话大方,能够面对危险,一点都不丢人。
其次,南京女人是有才艺的,那么多娱乐场所,浆声灯影秦淮河创造了多少就业机会,琴棋书画,吟诗注赋,和达官贵人调情对答,没有些文化是不上台盘的。
  
  南京女人是有心眼的,表面上稀大流缸,实际上是有原则的,前两天我第一次看“桃花扇”,看到李香君怒斥侯方域,确实让人敬仰。
  
  南京女人的最大优点是,会选择优秀者当老公,不像上海人一定要找南方人,北京人一定要找北方人,能到南京获得成功者都是优秀的,江南的才子,江北的官 人,安徽的艺人,浙江的商人都能找到漂亮的南京姑娘当老婆,而本地的小杆子,找对象就困难了。这种择偶倾向是符合人类进化规律的,所以南京的人种是混杂 的,进化的,优秀的。这不,沈丹萍不是嫁了个老外,几个混血儿都很漂亮。
  
  南京女人还有个特点,“扒家”,她们不像上海女人新潮,男人换个不歇,也不像北京女人,一心想傍上个大腕。南京女人就是想找个老实巴交的男人,好好过 日子,把小孩照顾好,把老公伺候好,还要顾及一大家子的事,整天忙得屁颠颠的,也顾不上涂脂抹粉,蹲在巷子口吃三个旺鸡蛋就不错了。
  
  南京这个地方聚财,藏龙卧虎的人多了,当年朱洪武就从全国各地调来一千五百个富户来南京,把资金,手工艺,技术,人才都汇集到了南京,因此这里的商路 是通畅的,是华东地区的集散地,所以南京女人是有钱的,她们不像上海女人讲究穿着,一身行头才花几个钱啊,也不像北京女人爱开车炫耀,一部车能跑几年啊, 南京女人喜欢买房子,不显山不显水,可对房子是永远的钟爱,因为买房子的升值空间比存在银行里大得多,比放在股票里稳的 多,比做生意省事的多,比男人可靠的多。
  
  南京女人买房子,是因为她们需要有个温暖的家,小日子过的美滋滋的。如果买了个店铺出租,可以养三代人,有一套房子在手上,可是说比社会养老保险金还 可靠,可以随行就市,水涨船高,在任何时期都会有需求,租的出去,这就是南京的楼市永远上涨的根本原因。从这点上来看,南京女人是最实惠的,最聪明的,最 有魄力的。我们院子里有一半人家都把房改房出租,贷款买第二套住宅,再收什么契税也挡不住。因为南京女人喜欢当女房东,要收房租当然要凶些,天经地义。
  
  南京女人还有一大特色,双语制,在家里讲南京话,上班讲普通话,切换的开关特别灵,不像上海人和上海人讲话排斥别人,也不像北京人挂些京腔表露自己的身份,南京人就是南京人,一下火车就跟拉客的人讲,“搞错了吧,到家了”。
  
  南京女人最大的特点是有文化,想想看在那么多大学里任教的老师,那么多机关里任职的白领,那么多在写字楼里的小姐,那么多商场里的女店员,没有文化是进不去的,干不好的,搭不上金龟婿的。这就是南京女人的本事。
  
  有人说南京是个具有悲剧色彩的城市,有那么多美女,那么多财富,那个强盗不想抢呢?每一次入侵,社会变革都是南京女人的悲剧,给她们留下了深深的创伤 和耻辱。然而她们识时务,看大势,接受新鲜事物,不断学习,可以说我们南京女人懂英语的人不在少数,只是不说而已。我们能找到我们生存的基础,活的实在。 积极,烦不了。



我们在这块学习  
我们在这块工作  
我们在这块恋爱  
我们在这块结婚  

我们一直是到新街口、山西路购物  
我们从小就去中山陵、玄武湖春游  
我们斩半只烧鹅,招呼老板要软边  
我们泡一壶雨花,款待贵宾用明前  

我们在堂子街买二手车  
我们去估衣廊挑旧衣服  
我们就到盐水鸭喝金陵干  
我们摘把菊花脑烧草鸡蛋  

我们吃到金陵小吃,一碗鸭血粉丝汤  
我们打到南京麻将,三朵硬花成牌赖  
我们去七家湾吃牛肉锅贴,鲜的一米多高  
我们到三元巷看寡妇煮面,摆的不像样子  
我们假马日鬼地关心:“老弟兄,不相干,朋友哎,阿能再喝唠?!”  
我们二五郎当地回应:“小杆子,死旁边,呆逼啊,没得吊事唉~”  

我们笑话下关区的**戴钢盔  
我们担心文德桥的栏杆靠不住  
我们把南京话升华成一门艺术——唱白局  
我们把南京人自嘲为某种植物——大萝卜  

我们盖楼房,所以大三元、鸡鸣酒家再也没有唠  
我们修马路,因此安全岛、法国梧桐永远消失唠  
我们面向未来,把宣武湖畔火车站照到机场盖  
我们缅怀历史,让一九一二民国楼按到酒吧修  
我们让奥运场馆于河西浓缩  
我们把十里秦淮在城南老仿  

我们读红楼美钗的故事  
我们谈秦淮八艳的野史  
我们吟诵南唐李后主作的诗  
我们临摹东晋王羲之写的字  
我们有阳春白雪的朱雀桥、乌衣巷  
我们有下里巴人的杨公井、石坝街  
我们见过旧时王谢堂前燕身影的敏捷  
我们听过南朝四百八十寺钟声的悠扬  

我们求和平,鉴真和尚离此处东渡扶桑  
我们遭战乱,侵华日军回这里屠杀全城  
我们安葬三千多个**航空烈士于紫金山上  
我们掩埋十万余名**志士仁人在雨花台下  
我们不忘历史,修纪念碑,盖纪念馆,纪念日警钟长鸣  
我们牢记国耻,烦日本人,恨日本事,日本货照死不用  

我们牛首春光、栖霞秋叶,年年闲庭岁岁信步  
我们龙盘东路、凤凰西街,朝朝奔走日日匆忙  

我们相当的喜欢在这块恋爱  
我们相当的喜欢在这块结婚  
我们绝绝对对愿意在这块学习  
我们绝绝对对愿意在这块工作  
这块堆儿,就是我们南京人的故乡  
这点儿事,就是我们南京人的生活








https://m.sciencenet.cn/blog-1557-816056.html

上一篇:当年的学工经历
下一篇:日记摘抄----再次抄书

34 马红孺 李侠 马雷 蒋永华 陈湘明 李轻舟 邱敦莲 强涛 吕乃基 胡九龙 朱晓刚 钟炳 谢平 梁进 邢志忠 王桂颖 陈小润 贾伟 侯成亚 邓三鸿 王海辉 辛晓十 鲍博 徐绍辉 朱鸿鹄 张忆文 吉宗祥 柳艺博 蔡小宁 庄世宇 李宇斌 fangfeng1979 yzqts freefishh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3: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