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美国利伯缇大学将科技写作课程“升级”的过程 精选

已有 11601 次阅读 2014-11-14 06:45 |个人分类:他山之石|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美国利伯缇大学将科技写作课程“升级”的过程

武夷山

 

2014年第2Journal of Technical Writing and Communication(科技写作与传播杂志)发表了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Joseph Jryaraj的文章,Engineering and Narrative: Literary Prerequisites as Indirect Communication for Technical Writing(工程与叙事:科技写作的间接传播需要将文学安排为先修课程)。文中谈到他当年在美国利伯缇大学(Liberty University)工作期间发动的一场课程改革。

2008年春,他在利伯缇大学工程与计算科学学院(包括电气工程、计算机工程、工业与系统工程、软件工程等专业)任教,那时他就提出建议说,工科学生不能只懂直接传播,不懂间接传播,因为有时后者的传播效果更好,因此需要调整课程安排。院长Ron Sones博士很支持他的想法。

他提出的课程改革理由是这样的。工程与计算科学学院从作为雇佣部门的产业界获得的反馈(或期望)是,工学院不仅要教会学生做工程师,还要教会他们进行良好的沟通。现状如何呢?大一新生可以选修作文课,它讲授写作基本技能;也可选修科技写作,它讲授面向特定学科的专业写作技能。工科新生普遍选“工程101”课程(科技写作),选此课就不必选作文课。Joseph Jryaraj则认为,一旦学生掌握了基本技能,再培养比较专业化的技能就比较顺利,因此,应当让工科新生先上作文课,再上科技写作课。

Joseph Jryaraj具体建议说,工科学生在选修科技写作课程之前,应先修两门课:一是英语102(文学与作文),二是200级别的文学课程。文学课是强调间接传播的,这是较高级的传播形态。工科生阅读文学作品,有利于培养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叙事技能。此外,文学研究课程需要对广义的数据进行阐释,阅读文学作品可使工科生接触各种各样的数据。丹麦思想家、哲学家克尔凯郭尔说过:“间接传播是能够传播最深刻的真理之传播形式”。因此,基督在很多场合都是通过寓言来传道的。学习间接传播技能,不仅能使工科学生深入思考自己为什么要做正在做的事,而且为其修习科技写作课程做了很好的准备。

改革之后,原来的科技写作课程升了一级,原“工程101成为“工程270”课程(名称是“面向工程师的科技写作)。修工程270之前必须修一门200级别的文学课程(英语201202215216221222均可);而“英语102”本来就是文学200的先修课程,是非上不可的;另外,英语101又是英语102的先修课程。总之,上科技写作课之前,至少要拿下三门文学类先修课程。

对于电气工程、计算机工程、工业与系统工程专业的学生,选了工程270,就可以不修“社会科学”课程;对于软件工程的学生,选了工程270,就可以代替“经济学原理 1”课程。

学院郑重其事地投票通过了Joseph Jryaraj的提议,接着他又将此提议提交给大学课程委员会,也获得了批准。最后,大学教师议事会(博主:如果把大学看成一个国家,该议事会就相当于参议院)经过两审,通过了一项“法案”:将“面向工程师的科技写作”改为200级别的课程,且以200级别的一门文学课程作为先修课程。

 

博主:我想,这个小例子至少可以给我们三点启示:

1. 美国大学的文理交融是如何一点一滴地实现的。

2. 改革是如何在法制框架下进行的(这不正是当局所提倡的吗)。利伯缇大学根本不是什么名校,做事也一样有板有眼。

3. 员工的首创精神有多么重要。当然,首创之后有反响,有结果,然后才会带来一波波的首创。首创总是被打压,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https://m.sciencenet.cn/blog-1557-843289.html

上一篇:今天下午的报告会:获取农业知识的社区和基础建设
下一篇:日记摘抄(62)----应付上级检查

49 陈湘明 姬扬 钟炳 郑学军 杨正瓴 闵应骅 罗汉江 余昕 赵凤光 武川 曾杰 张艺琼 郑永军 蒋迅 陈小润 袁贤讯 马建敏 张佐 李学宽 曹聪 文文 科学出版社 黄育和 丁大勇 许改霞 王林平 周春雷 强涛 鲍海飞 俞立平 王国强 曾泳春 鲍博 吴跃华 黎在珣 王苗 葛肖虹 王桂颖 董洁林 钱玉忠 翟自洋 李毅伟 刘振国 eastHL2008 shenlu tongjiberkeley cloudyou yanan2015 xqhu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15: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