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被《晚霞消失的时候》所打动----日记摘抄(184)

已有 3694 次阅读 2015-4-5 06:49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被《晚霞消失的时候》所打动----日记摘抄(184 

武夷山

 

1981年1月24日

上午给XX讲她那本书的引言,有不少疑问。于是又翻译了一下,顺畅多了,还是有疑点。(今注:我的译文应即为“什么不是现代建筑?”,见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730390.html)

 

1月30日

徐怀中《西线轶事》续篇《阮氏丁香》又是充满人性的,真好。

 

2月1日

礼平的小说《晚霞消失的时候》(载《十月》1981年第1期)充满哲理。书中人物楚轩吾(国民党起义将军)在送别外孙女南珊、外孙南琛到内蒙古插队时,在车厢里告诫南珊:“读书,是为了深思熟虑,通情达理,绝不能因为自己信奉了什么就投身到将某种意志强加于人的斗争中去”。这句话可说是对XXX的批评。在“我”(李淮平)游泰山时遇到一位当年任住持的长者,他认为“追求真的,是科学,追求美的,是艺术,追求善的,这就是宗教。”他还对李、珊二人说,“生活的蹉跎坎坷是任何人都会有的,但是一个人只要正直而坚强,善良而智慧,这就好。年轻人,一个超凡脱俗、心无牵累的人,他没有痛苦,但也没有幸福。而一个事事满足的人,也会在永恒的幸福中沉寂。只有痛苦与幸福的因果循环才造成了丰富的人生”。珊用这道理安慰李说,人一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幸福,得此也许失彼,青春是最美的,但不是最宝贵的,在有所作为的人,壮年和中年才是真正的黄金时代,因为成熟了。

 

2月8日

上午去看《天云山传奇》,很好。王馥荔演得确实好。......

 




https://m.sciencenet.cn/blog-1557-879925.html

上一篇:老师借给我6本原版书----日记摘抄(183)
下一篇:《三个乞丐》,好故事!

2 李伟钢 钟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21: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