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在《智库理论与实践》创刊号首发式暨智库建设学术座谈会上的发言 精选

已有 5098 次阅读 2016-2-29 06:28 |个人分类:鼓与呼|系统分类:博客资讯|关键词:学者

在《智库理论与实践》创刊号首发式暨智库建设学术座谈会上的发言

武夷山

 

   2016228日上午,我出席了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与南京大学共同主办的《智库理论与实践》(双月刊)创刊号首发式暨智库建设学术座谈会,因为我应邀担任了该刊的编委。我的发言要点如下。

 

   首先向《智库理论与实践》创刊表示衷心祝贺。

   对于新刊物有两点希望。

   一是坚持稿源的开放性。

   昨天我看了一眼CCTV的“百家讲坛”节目,正是北大赵冬梅教授讲宋朝的故事。她讲道,1004年,辽国20万大军挥戈南下,前锋威逼东京(开封)。一些大臣主张逃跑,宋真宗倾向于听从他们的意见,但宰相寇准居然摁住皇帝,对他说:您不仅不能逃跑,还得御驾亲征。最后,他终于说服了宋真宗御驾亲征。

   我的感慨是,如果封建社会的一个大臣都敢于“不唯上”,社会主义国家的智库若是只知道唯上,不是非常可笑吗?

   我们这个期刊并不是智库,就更不要给自己加太多的束缚,还是要大胆发表一些可能有争议的观点。没有好的观点,也达不到为决策者提供智力支持的最终目的。另外,在用稿上胆子小,就不利于笼络到优秀作者,原先的优秀作者也会离你而去。下面举个例子(略)。  

    二是采取各种方式扩大刊物的影响力。    

   本刊从创刊起就提供开放获取,非常好。对于本刊而言,若是某篇文章或本刊的某一观点获得领导的重视(表现为批示或其它方式),那可能比被引用100次还要重要。因此,编辑部需要精选一批赠送对象,长期向他们赠送刊物(也许更好的方式不是赠送整本刊物,而是赠送文章的抽印本),并不断设法了解其反馈。很多很多年前,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关于自然资产的一篇报告获得了云南省省长的批示,他觉得,报告的观点对于云南加强生态保护的工作思路有启发,他要求将此资料再复印很多份,发给有关各厅局和各地州的领导阅读。如果中信所这份报告的扩散范围只限于北京,只限于科技部系统,未推送出去,就不会产生这样的反响。再举个例子(略)。   

     在座谈会上先后发言的还有:

重庆智库理事长王佳宁;

察哈尔学会秘书长柯银斌;

中国社科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沈进建研究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副所长李国强;

北京理工大学国防科技创新与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何海燕(女);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执行秘书长苗绿(她与王辉耀先生合著了《大国智库》,人民出版社20148月第一版);南京师范大学强化培养学院院长钱再见;

中科院学部工作局谢光辉处长;

《光明日报》理论部智库版主编王思敏(女);

北大信息管理系王延飞教授;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李会明研究员;

新华社瞭望智库海外研究中心主任马岩(女)。  


    应邀出席者共三十多人。半天的会,没有机会让每人都发言,我所能听到的高见就少了一些,很遗憾。

 




https://m.sciencenet.cn/blog-1557-959360.html

上一篇:[转载]今年科技大事件,都有哪些关键词?
下一篇:使馆的政治学习一样无聊----日记摘抄434

26 许培扬 徐令予 庄世宇 钟炳 孙震 赵凤光 李杰 赵美娣 王启云 黄育和 俞立平 杨正瓴 赵星 陆泽橼 李兆良 史晓雷 周春雷 鲍海飞 李泳 王毅翔 籍利平 章成志 高峡 罗春元 zjzhaokeqin yangb919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2: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