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Lee1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LLee19

博文

《科学网》的评论百态

已有 3439 次阅读 2014-9-4 03:22 |个人分类:学思碎语|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博客, 风格

在《科学网》不到一个月,认识不少新老朋友,觉得实在比其他博客的程度高很多,有话可谈。

看博文,不看评论,是一种损失。不知道以前有没有人谈过“评论”的各种风格,让我谈谈吧。

评论者百态,大概可以归纳为四类:

  1. 三言两语。除了不说话的“分享”,“推荐”,一般的赞许,是同意的热情表示。三言两语,对作者是鼓励。作者花半天时间,写一篇文章,总不是孤芳自赏。很简单的一两句话,受方也是感激的。

  2. 长篇议论。不管是赞,是批,评论者花时间表达对文章的意见,表示读者对问题的关心,能提出不同的意见,补充作者,或者增添材料,这类评论最有价值,最受欢迎。虽然有些意见不一定正确,态度还是值得赞许的。

  3. 借题发表。这一类评论者找些很热的博主,在评论里加上不对题的一段,或者连接到自己无关的文章,其实是自己要发表,苦无门路,借别人的博客来表达,我名之为借题发表,不是借题发挥。有时,也看到一些颇有意思,不过大多是招厌的,实际上对“借题”者没有好处。

  4. 不经大脑。最讨厌的一类评论者,只稍看标题,与自己想法相同的,马上支持;与自己相左,根本不细看内容,马上反对,不止没有理由,还耍赖,自作聪明。这类人,思想贫乏,不经大脑,态度不恭,完全不科学,既不学,也不思,不会在《科学网》学到什么,留在《科学网》,对己对人都没有好处。

已经看到一些第4类“评论”被删的例子了。对编辑们的苦心维护《科学网》的质量,我致以敬意。希望编辑继续把关,将《科学网》办得更好。




https://m.sciencenet.cn/blog-1674084-824777.html

上一篇:数据与科研 – 三件事的启发
下一篇:汉语汉字,格物与赛先生

19 曹聪 王守业 林中祥 马臻 姬扬 杨国力 武夷山 都世民 赵建民 吴世凯 檀成龙 蔡小宁 黄安年 李泳 胡荣桂 陈敬朴 wgq3867 Veteran11 rfm2007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9: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