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outcrop 管中窥豹,盲人摸象

博文

办好科学网大学的必要条件与提议

已有 3664 次阅读 2011-4-2 18:02 |个人分类:科学网大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大学, 科学网, 必要条件, 提议

信息技术将极大改变传统知识传播模式和教育模式,这是不可回避的趋势。至于具体会往哪个方向发展,也许掌握在你我手中——科学网大学的尝试。我们不尝试,老外也许会先尝试。

 

启动科学网大学,是一件极为简单的事情;但办好科学网大学,并不容易。

 

我虽然敢厚着脸皮喊打喊杀,喊冲喊干,但这种无畏是建立在无知的基础上。假设我们是一群生活在荆棘包围的原始部落,打算看看荆棘外面风景的话,长者因为深知开辟荆棘的困难以及荆棘丛中的险恶,虽然向往外面的世界,但想想自家已有一某三分地,又要养家糊口,理智可能最终战胜冲出去的欲望。年轻人则不知深浅,有一把柴刀,就嚷嚷砍出一条路来去外面瞅瞅,没考虑太多;这就是无知所带来的无畏。

 

但如果开辟荆棘有价值而且不可回避的话,总需要一群人去冲、去尝试、去失败、去再次失败——今天,我们可以一起做这群人,砍出一条路来,出去看看。成功了,荣耀归于罗马;失败了,后来者也知道我们躺在何处。对于我们,都不过是那一转身的沧桑。

 

科学网大学,提出来了,碰撞了,博文了,终究还得整出来;光说不练那是假把式。之所以叫大学,不过是一个比较容易理解的概念:本质都是积累和传播知识,但无论是思想还是形式上和传统大学差异极大。

 

一旦打算行动,面对未知的话,就不能毫无策略的乱撞。具体到办好科学网大学,个人感觉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重点考虑:平台、思想、管理、人才与生存策略;这几点之间没什么逻辑关系。思想、管理、人才大概是一个逐层细化的关系,生存策略也许属于管理,单独提出,说明重要。

平台。平台是上帝,没平台那是空谈。不同时期,平台的需求不同。筹办期科学网自带的博客、圈子、论坛差不多就够。一旦正式上线,就需要一个稍微大一点的平台。个人意见是,科学网作为一个试验项目由网友运作,至少提供一个二级域名和Ucenter接口,提供PHP空间那就最好。这么做的意义在于,对科学网依托与信任的同时,极大的发挥学者的独立,同时能尽量的减少科学网方面的责任与压力,毕竟也是新事物。生存不容易,后面要重点提出。

思想。思想是大脑,也是后续一切发展的方向;方向错了,一切可能成空。确定科学网大学的思想,需要站在一定的哲学、历史与科技高度,这个很难。我那篇《科学网大学办学思想基础提议(讨论稿)》只能算不自量力的抛砖引玉,也不是我所能承担的,这事还得众人点拨、参与。

管理。管理是心脏。分布式松散型在线社区的管理没有多少可循的经验,整个系统的模式,几乎是从头摸起。个人意见是在在线社区运营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科学网大学自身特色,逐渐完善起来。希望最终达到,即使少了某单独个体,系统一样能正常运作的自组织系统。

人才。人才是血液。在科学网这个大家庭里,这个不缺,但需要组织起来、参与其中。

生存策略。生存是那个1。这是一个比较沉重的话题,主要面临两方面的压力:政策和同行竞争。也许所有的自由,都是带着枷锁跳舞;因此和谐第一,尽量减少科学网方面的压力,前面也提到过。同行竞争方面,倒可以避开一些不必要的竞争,走出一片蓝海来,这方面要灵活可控多了。

 

上面这些,也许是实施之前难以回避的几个问题。至于发发老师提到的资金,那是极小的需求,相对人才和时间,可以忽略。

 

科学网大学能做什么?吕老师在《“科学网大学”能干啥?》详细的列出了一些。我的观点是,科学网能做什么,完全取决于我们的想象力。

 

也许我们可以开始筹办了。



众议“科学网大学”
https://m.sciencenet.cn/blog-1750-429111.html

上一篇:500万卖身3年:给祖国一次机会
下一篇:科学网大学的技术实现与知识管理

24 吕喆 逄焕东 武京治 张志东 张天翼 王涛 刘立 杨秀海 茹永新 曾庆平 徐明昆 侯成亚 张树风 董志刚 宋之 水迎波 杨月琴 许培扬 xqhuang xiaxiaoxue86 vigorous zhiyan ssqs zzjtcm

发表评论 评论 (2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2: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