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科学家的个人知识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ongfei 民间科学家@中国 scientist@world

博文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蜀州行记

已有 7796 次阅读 2007-11-27 11:20 |个人分类:大地人文|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蜀州行记

2007.11.27

上个礼拜到成都开国际纳米会议和在四川大学访问,顺便回了一趟离成都不过30多公里的现属成都管辖的崇州市,也就是我上中学和我父母居住了将近30年的地方。

回家看看

崇州不是我的老家,我的老家在四川(现重庆)大足,而我出生在四川(现重庆)永川。到崇州以前,我在永川3年,在攀枝花7年上完幼儿园和小学。我在崇州只有5年时间,上初中和高中。那个时候崇州市还叫做崇庆县。以前我说我来自崇庆,别人都以为是重庆,反正两个地名发音没区别,而且对我来说也都算正确,所以也不用特别区分。

在崇州短短的一天多的时间中,做了几件事:

1. 陪女儿、父母和兄弟全家一起去钓鱼。
2. 游罨画池和陆游祠。
3. 见了些亲戚朋友。

崇州/蜀州

崇州东距成都37公里,位于天府之国腹心,为繁荣富庶之地,有“蜀中之蜀”、“蜀门重镇”之称。公元前8世纪,蜀国鱼凫时代最后一个蜀王杜宇的治所就在崇州的江源。

百度百科上崇州词条的介绍链接:http://baike.baidu.com/view/399421.htm

崇州古代又称蜀州。地球人都知道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诗出自唐代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其中的蜀州正是此地。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百度百科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介绍链接:http://baike.baidu.com/view/162637.htm

大熊猫故乡

大家很少知道崇州也是大熊猫故乡,全国十四个熊猫生态自然保护区之一。2001年2月有一只病饿的大熊猫闯入农家获救的事就发生在崇州。

《大熊猫病重闯进农家 抢救国宝争分夺秒》报道链接:http://life.sohu.com/20010213/file/0000,645,100028.html

罨画池/陆游祠/文庙

每次回家,时间再短,也总是要去看一看崇州城中的罨画池/陆游祠/文庙公园。它是非常有特色的将自然、人文和历史天衣无缝地融合在一起的园林。我看过很多园林后,仍然非常喜欢。

陆游曾两度任蜀州通判,罨画池是其流连忘返处,他在这里留下许多吟咏园中景色的诗篇,其中10多首写到罨画池的梅花荷花。在崇州期间大概是陆游在四川颠沛流离期间比较闲适的一段,他在一年多时间内的写了200多篇诗词,而且在晚年还写诗对这里的风物进行吟诵,所以这里的人也把他当成是自己人。这里的陆游祠和浙江绍兴陆游故居是仅存的两个陆游祠。

文庙的历史不长,始建于明洪武初,但却是中国西部保存最完好的几个文庙之一。所幸的是文革中居然基本上没有被破坏。90年代又进行了修缮,但基本都还是原貌。

巴蜀网上有关崇州罨画池的介绍链接:http://www.bashu.net/travel/chengdu/ci_yanhuachi.htm
巴蜀网上有关陆游在四川经历的介绍链接:http://www.bashu.net/people/l/luyou.htm
《圣贤志向:崇州文庙感怀》网文链接:http://www.oklink.net/online/tougao/56374/38428.htm

没有去的地方

四川是少有的人杰地灵之地,四川各地自然、历史和人文遗迹丰富,崇州也不例外。我小时候去过的不少地方,印象已然不深。如果有时间,我宁愿花上几个月的时间慢慢地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地游将过去。

我在四川一共只住过15年,而且是交通极为不便的15年,虽然相比之下也算去过不少地方,但很多川内的地方也还是没有去过。我在崇州的时间只有短短5年,虽然学会了说崇州话,但崇州的很多地方我也还没去过,比如传说中明朝建文帝朱允文最后出家之地的街子光严禅寺,所谓崇州沙陀古国的遗址,以及崇州三郎镇的九龙沟风景区等。

光严禅寺的介绍链接:http://www.tbcn.net/2006/ReadNews.asp?NewsID=611
百度百科上关于崇州沙陀古国的介绍链接:http://baike.baidu.com/view/1070945.htm
有很多九龙沟图片的旅游网站链接:http://www.mjjq.com/blog/archives/1272.html

中国式人文的精髓

《礼记·大学》中说: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知至,知至而意诚,意诚而心正,心正而身修,身修而家齐,家齐而国治,国治而天下平。”

这是中国最基本的个人与社会和谐的文化政治理想和准则,是个人、家和国的三位一体。只知有国,不知有家和个人,只知有中央,不知有地方和民间百姓,中国的事情就和谐不起来了。这是常在北京的人首先要搞清楚的事情。

到崇州如果没有去三位一体的罨画池/陆游祠/文庙,和去了野人国又有什么两样?失去了共同的文化根基,还谈得上什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临”?世界何尝不要共同的文化根基,但这根基又是什么呢?



https://m.sciencenet.cn/blog-176-11709.html

上一篇:数学家总是与众不同
下一篇:罨画池/陆游祠/文庙

0

发表评论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7: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