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科学家的个人知识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ongfei 民间科学家@中国 scientist@world

博文

原来化学家不是污染源 精选

已有 5682 次阅读 2007-12-28 20:50 |个人分类:大众评论|关键词:学者

原来化学家不是污染源

2007.12.28

记得上一次看到和化学有关的人士上新闻和报刊的头版,是关于自学成才的制冰毒罪犯刘超华。刘超华不仅毒害人,还污染环境。这是和化学有关的不好的事。

今天看到《厦门PX项目事件始末:化学科学家推动PX迁址》的新闻,是和化学有关的好事。

中国青年报的这篇报道讲的是一群厦门大学的科学家们,主要是化学家们,如何努力使得厦门已经开建的化工PX项目改弦易辙的故事。

《厦门PX项目事件始末:化学科学家推动PX迁址》新闻链接:
http://news.sina.com.cn/c/2007-12-28/053914619388.shtml

这篇报道的最后几句话很有意思:

“由于PX项目每年能给厦门带来800亿元的GDP,这些科学家们思考起了经济学的问题,他们建议厦门市政府通过“飞地”的形式来解决PX项目的争议。即政府在外买地,或者总部设在厦门,企业在漳州,项目带来的利益两地共享……”

“而这一切体现了科学家们的责任,而这些责任却并不应该由他们来承担。”

“出乎意料的是,当这场持久的PX项目之争即将结束,民众将迎来胜利曙光之时,这些科学家们又悄然隐退。12月21日,记者致电赵玉芬院士,她的助手婉拒了记者的采访请求。事实上,在6月1日之后,她再也没接受过媒体采访。而她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频频提到的“学者的社会责任”,至今还在这个年度中回响。”

首先,化学家以及他们的学科其实并不是污染源,不够尽责的企业和政府,以及可能出现的意外才是可能的污染源,这是一件需要先弄清楚的事情。

其次,各种相关的社会责任并不应该由科学家们来承担。这些科学家所以受到额外的称赞,是由于他们的自愿和自觉的行动和建言。一个人是否应该受到额外的称赞和表彰,是看他的行为是否超出他的职责所在,即所谓是否acted above and beyond the call of duty。

很多人常常会振振有词地谈到科学的负面作用,以及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我想他们讲的肯定不是科学的这种“负面作用”,以及那些本来不应该由科学家来承担的社会责任。



环境问题思辨
https://m.sciencenet.cn/blog-176-13476.html

上一篇:科学家是什么样的?
下一篇:科学和政府

0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2: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