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科学家的个人知识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ongfei 民间科学家@中国 scientist@world

博文

文凭买卖和论文作假泛滥的根源

已有 7620 次阅读 2010-1-23 14:18 |个人分类:大学之道|系统分类:海外观察|关键词:学者

文凭买卖和论文作假泛滥的根源

2010.01.23

中国教育界和学术界最有特色的事情就是文凭和论文的买卖和造假盛行。

中国教育界和学术界和最有特色的另一件事情就是以学者个人名义所写的推荐信不管用和缺少基本信誉。

这两件事情实际上是一回事。

在中国,人们普遍认为推荐信是靠不住的,因为那是个人行为。很多人担心,如果学者个人的推荐信和判断很重要的话,那么学者的权力就会太大,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这是一件不好的事情。

因为不相信学者,或者任何权威的水平和道德,所以大家只好普遍相信经过官方认证的文凭,以及通过同行评议的论文。

这实际上造就了买卖文凭和论文行为的泛滥。

中国教育界和学术界的很多问题根源其实就在这里:因为不相信学者们主观的东西,结果得到了更不可靠的所谓经过官方认定的客观的东西。

什么时候中国教育界和学术界能更相信学者个人的主观意见,更少相信组织和官方认证的客观意见,我看中国教育界和学术界的事情就会有希望了。

当然,中国教育界和学术界的学者目前的确是普遍不可信和没有个人信誉的,其背后的更深层次的原因就不在这里多分析了。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施一公也不会在他的《致华人生物学家协会的一封信》中指出:

I believe that, in science and research, we should have the same set of moral and ethical values in China and in the US. Thus it is both surprising and disappointing that some of my colleagues have fully adapted to the local Chinese culture upon their return and began to perpetuate some of the unwritten, detrimental cultures in the science and research community in China for which they would refute in the US.(我相信,在科学和研究中,中国和美国应该坚持同样的职业道德和伦理价值观。因此,我是如此吃惊和失望地发现,我的部分同事在回国后全面适应了中国的某种潜规则,而且身体力行开始在中国科学和研究界继承、发扬这种潜规则文化,而在美国,他们是一定会不齿于这种文化的。)

科学网施一公博客《致华人生物学家协会的一封信》英文链接: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4645

人民网《施一公:致华人生物学家协会的一封信》译文链接:http://scitech.people.com.cn/GB/10773781.html

对教育和学术外行的人认为中国教育界和学术界的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学术失范,所以必须要有监督机制来确保科学的质量。

科学网转发青年参考《外媒关注中国科研造假:根本原因在于学术失范-必须有监督机制来确保科学的质量》新闻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1/227574.shtm

我也认为问题的原因在于学术失范,但是更多的监督机制和规范只是与教育和学术规范背道而驰。

什么叫做学术失范?

我的意见是:学术失范就是官方的规范比学者本身的自由和自主更重要。政府和社会对于学术的监督机制越发达,学术只会越失范。

简言之:越规范就越失范。

不信就走着瞧。



https://m.sciencenet.cn/blog-176-289689.html

上一篇:留下韭菜花即可
下一篇:马克思主义与歧视

16 赵星 张乾兵 艾云灿 朱志敏 张星元 杨远帆 杨顺楷 刘立 吕喆 贺天伟 李永丹 littlejoy ANGEWCHEM hawkstar yugao pkuzeal

发表评论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6: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