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科学家的个人知识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ongfei 民间科学家@中国 scientist@world

博文

硫磺岛的手纸 精选

已有 10069 次阅读 2007-6-30 18:54 |个人分类:大地人文|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硫磺岛的手纸

2007.06.30

日文中的手纸,居然是信的意思。中文中的手纸,当然就是上厕所和平时搽手用的那个。

日本和美国

美国人Clint Eastwood在2006年拍了一个电影,日文叫做《硫磺岛的手纸》,英文叫做Letters from Iwo Jima。这个电影是从守卫硫磺岛的日军的角度来拍的故事。

硫磺岛战役是二战期间美军在太平洋战争中最惨烈的一次战役,这一次和日本人的死亡人数相比是1:3。其他战役和日本人的死亡人数相比,大概都在1:10左右。更寒惭日本人的是,这次战役的指挥官还是留学美国的粟林忠道中将。如果完全按照粟林中将的防守计划,美国人会损失更多。而那些自认为比粟林忠道更爱国的,不愿意听他的指挥的蠢家伙,却使美国人损失更少。

Eastwood这个电影说是从日本人的角度来描写战争,结果把日本人中较好的人都美国化了。这才是美国人看待日本人和二战的真实态度。普通美国人才不关心你日本人是否认为你在二战中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反正你是手下败将,结果首先摆在那里,而且还要告诉日本人,你最好的也就不过如此。粟林忠道也好,山本五十六也好,失败了的大日本皇军中最值得称道的人物,还是美国加工的。

其实我不能肯定粟林忠道和山本五十六是否真的就是大日本皇军最优秀中的人物,就像我不能肯定国民党中将杜聿明是否真的有多少军事才能一样。他们都是败将,他们作为历史上大家记得和关注的人物,和胜利者的态度很有关系。

美国人很有意思。他们对Eastwood的从美军士兵的角度描写硫磺岛战役的Flags of Our Fathers姐妹篇,就没有对Letters from Iwo Jima的评价高。所以,我个人认为,这表明美国人还是乐于寒惭日本人的。日本要在美国面前站起来,恐怕永远都不要想。再来两次珍珠港,我看也不行。

日本和中国

日本不太会甘心的事情,是将来亚洲的领袖是中国。不过甘不甘心都没有用,因为潮流不可阻挡。

自从明治维新前后福泽谕吉鼓吹脱亚入欧开始,日本船小好调头,抢了个先逐渐成为亚州唯一的强国。二战虽然战败被美国占领,日本冷战期间也依靠西方世界的扶持和经济奇迹成为国际世界工人的经济强国和很多亚洲事务方面的国际领袖。不过,这都是在中国闭关锁国的条件下发生的事情。开放的中国必然会逐渐成为亚洲和国际事务方面的国际领袖,但是日本和中国之间的关系要摆正,还有不少的障碍。

日本在中国人中的印象,其实比在美国人中要坏得多。中国人绝大部分对日本人有着自然的仇恨。有人说中国政府或媒体煽动中国老百姓仇视日本,其实这完全是无稽之谈。我就没有仇视过日本,其实我很有理由仇视它。因为我爷爷抗战时随川军出了川,就没有了下落,连我女儿都知道说我从小没有爷爷,怎么这么可怜。像我这种四川人都跟日本人有不共戴天之仇,那些家乡在沦陷区的人,就更不用说了。实话实说,如果中国政府没有时常压制和劝解中国人民对日本国的仇恨,那么中国人绝对还会对日本人更不客气。

不管怎样,这些事情,是日本政府和人民必须正视的问题。和家仇国恨直接相关的民族感情问题是从来都不可能回避的。如果不涉及到谁是亚洲未来领袖这个问题,事情可能也没那么严重。可是,这个问题在未来一二十年中越来越不可回避,而且越来越必须要明确。小泉在台上时,中日之间的争执的本质其实就是这个。小泉为了获得国内支持,选择在中日关系上走强硬路线。不管他有多少说法,但这是他最为短视和错误的做法。虽然小泉下台后,中日关系看起来有所好转,中日之间的根本问题其实还是没有解决。日本如果在未来几十年不能做到脱欧入亚,并且明确中国作为亚洲领袖和世界领袖之一的地位,那么它只能是跟中国冲突不断,而且还要被大大地在国际上被边缘化。

在《硫磺岛的手纸》中,日本人被美国人寒惭得一无是处。将来还不知道有多少中国的东西会把日本人寒惭得一无是处。

中国要做亚洲的领袖和世界的领袖之一,这是上天赋予的不可推卸的职责。如何处理日本问题,其实可以向美国好好学习学习。不理性地痛恨日本人,有损大国风范,但是经常象美国人一样在整体上和精神上寒惭寒惭日本人,倒是必须学会的和日本相处的手段,这也需要有更广大的眼光和广阔的胸襟,以及对日本的深入了解。这也需要中国的学者和文人努力,不仅要了解日本的各个方面,而且还要比最好的日本人更了解日本才行。这样做,能够帮助日本摆正自己的未来国际地位,其客观效果也会是为了日本人民好。

日本如果还是一直不甘心于中国的领袖地位,等到中国人民学会把对日本的家仇国恨,转化为对日本人的寒惭的时候,她不回头也不可能了。不过现在要真能寒惭日本人,好像还只有美国人做得到。而且美国人有工夫的时候就会时不常地来这么一下。有趣得很。

信和手纸的差别,其实就在这里。



https://m.sciencenet.cn/blog-176-4001.html

上一篇:有朋自远方来
下一篇:“实验”与“试验”

0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1: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