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科学家的个人知识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ongfei 民间科学家@中国 scientist@world

博文

钱永健就是钱学森堂侄 精选

已有 20291 次阅读 2008-10-10 15:36 |个人分类:大众评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钱永健就是钱学森堂侄

2008.10.10

钱永健(Roger Tsien)是一个了不起的化学家,他获得了200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中国人民关心这件事情,是因为他是钱学森先生的堂侄。如果他不是钱学森的堂侄,就像另外两位共同获奖人一样,中国人民的确不会关心他是谁。难道说中国人民就因此愚蠢了吗?

可是,我就是这样一个愚蠢的中国人。

我也是一个化学家,整天也在做和光化学光物理有关的事情,我也早就听说过Roger Tsien,也了解一点关于GFP的光化学,也认得一些和Roger Tsien合作的物理化学家,也去过UCSD化学系。可是老实说,我从来没有看过一次Roger Tsien的论文。我对他的任何兴趣,主要都是因为他是华人,是钱学森的堂侄。如果我向别人提到他,都会说:你知道吗,他是钱学森的堂侄。如果对方不知道钱学森的名字,我就会告诉他有关钱学森的故事,尤其是美国人。

我就是这样的一个愚蠢的中国人。

我的博士后老板曾经对我说,他上小学的时候,教室里挂着四个伟人的画像,不是马恩列斯,而是孙蒋李杨,因为他是在台湾长大的外省人。孙蒋李杨四人就是:孙中山,蒋介石,李政道和杨振宁。我就不相信如果李政道和杨振宁不是中国人,我们中国人民,包括台湾同胞,会对他们那么感兴趣。

我老板曾经说:我们那个时候在台湾都觉得做科学家是最高尚的,最有志气的人应该去做科学。现在台湾学生立志做科学的已经远不如前,幸好后来还有李远哲成为年轻人的偶像。

哥伦比亚大学历史上有那么多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物理系就有二、三十个,我在哥伦比亚念了五年博士,记得最清楚的就只是李政道,其他的人不仔细想想,是不可能脱口而出的。今年和Roger Tsien一起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Martin Chalfie,他是哥伦比亚生命科学的教授,我这么多年从来就没听说过。不过因为他是哥伦比亚的教授,我现在算是记住了。那个日本人,我这几天试了几次记住他的名字,但是说老实话,现在已经忘记了。再过几年,我想我还是只会记得Roger Tsien和其他两个人一起获得了诺贝尔奖,其中一个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还有一个是日本人。如此而已。

你要问我为什么?不就是因为Roger Tsien是钱学森的堂侄吗?除此之外,还因为这是诺贝尔化学奖,还能有什么别的原因?不信你问问我今年谁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我能告诉你是三个日本人就不错了。因为我现在就记不住他们乱七八糟的名字。

所以,我觉得大家都不要太虚伪,也不要太矫情。Roger Tsien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民来讲,就是钱学森的堂侄,然后才是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华裔科学家,别的就没有了。如果Roger对这个说法不高兴,我也不在乎,因为我的论文和基金又不会送到他的手里去审。帝力于我何有哉?

中国只要有几十个或几百个,最多几千个人真正知道Roger Tsien的工作和贡献就够了,其他十三亿减去这极少数的人只需要知道他是钱学森的堂侄,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就足够了。

很多人说,获得诺贝尔奖不是为了钱,而是因为荣誉和声望。钱和荣誉不是一回事吗?古人不是告诉我们名利与我如浮云吗?所以我从来没有觉得把荣誉和声望看的比钱更重要的人会更高尚一些,因为它们本来就是一回事。

老实说,作为一个科学家或者任何一个专业人士,自己对自己的工作满意,能得到同行里面有识之士的尊重,还能靠自己做的事情不太难地养家糊口,是最重要的,除这些之外的东西都不会有多少意义。我自己能够做到这一点,所以我根本不会在乎博客里面的这些茶壶里的风暴(Tempest in the teapot)。

我们做老百姓的,能够做好自己手头的事情,能够养家糊口,就已经是最大的满足。除此之外,茶余饭后只需要知道Roger Tsien是钱学森的堂侄,并且为他获得诺贝尔奖感到一点自豪,然后会偶尔用他们作为榜样来鼓励一下周围的年轻的中国学生,就够意思了。其它的事情,还是让吃肉的人去操心吧!

谁叫他们不像我们这么俗?



诺贝尔情结
https://m.sciencenet.cn/blog-176-42169.html

上一篇:诺贝尔奖越来越不值钱
下一篇:立体动力学2008会议

6 李侠 鲍得海 蒋敏强 qingquanpeng small03 zhenjiansen

发表评论 评论 (9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2: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