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axuyi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araxuying

博文

医缘

已有 2713 次阅读 2014-12-3 21:40 |个人分类:doctor|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医缘                                          

   时光荏苒,岁月匆匆,转眼间步入医学道路已五年有余,回想当初,不禁微微而笑,那时的稚气已消失的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份稳重与严谨;那时的无知无畏早已被收藏在心底,作为一份青春的证明;那时点点的好奇已慢慢得到解答,而迎面而来的是更深奥的世界。一切都在变化,可是我那简简单单的梦想却始终如一,静静的站在彼岸,等待花开花落,等待着我大步向前。医者,于我已不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名词,那是我所向往的地方,那是我追寻梦的地方,那是我的医缘所指的方向。

(一)医缘伊始

   记得小时候,我家住在农村,条件仍然是比较艰苦,人们维持着最原始的朝九晚五的生活,可能是因为缺少锻炼的机会,我的身体一直很虚弱,经常生病,记得每次都是母亲背着我走在坑坑洼洼的小路上,去村子里唯一的一个医生家里看病,因为距离不是很近,要走一段距离,不知是因为夜里的黑,还是对医生的恐惧,让我紧紧地抱着母亲的脖子,是那么的舒服,对于如今很是独立的我,长大后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和母亲如此亲近,如此真切的感受她那温暖的后背,甚是怀念,在儿时的记忆里,我眷恋着母亲的背,却对打针有着不一样的恐惧,那时的医生是如此矛盾的存在。直到六年级的时候,记得那年是2003年,正值“非典”盛行时期,我才对医生这个职业有了更深的认识。对于年幼的我们,并没有恐惧,因为天真与无知,只知道学校要求每天测体温,定期消毒,后来甚至停课了,我们只好在家中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很久之后才知道村子也封路了,其中有几天我发高烧了,还引起了小小的恐慌,不过幸好只是感冒。这一切好像对我没有太大的影响,直到抗击“非典”结束以后,学校恢复正常的课程,我们听老师讲述“非典”过程中的一些英雄事迹,医生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勇敢的冲在了最前线,我当时很震惊,突然间意识到,医生不仅仅是我印象中那样,只是去打针,他们心中有一种精神存在,很是敬佩。而且,很是幸运,我被选为学生代表,写一封给白衣天使的信,不知那信曾经被谁读过,也不知那信是否对白衣天使们有一丝丝的慰藉,但是在我的抽屉里,一直存留着那份珍贵的底稿,直至如今……

(二)再续医缘

   生活仍在继续,一切都如此平静,我顺利中学毕业,进市里重点高中读书,如此简单而幸福,单纯的没有思考过人生的方向,直到高考完,要报志愿的时候,父亲语重心长地与我谈话,他建议我学临床医学,以后当一名医生,理由很简单,因为在上一代人的心里,医生是一门手艺,是不会失业的职业。其实,我很庆幸有开明的父母,他们尊重我自己的想法,不会替我去做决定,但会以过来人的身份给我适当的劝告,当时年幼的我,内心还是稍稍有些叛逆,我想报考理工科,我想去外省上大学,相信这也是所有孩子的梦想,但是最终,我选择了在省内重点医科大学读临床专业。多年以后,回想起来,我很感谢父亲的教导,使我走上了这条我深深地爱着的道路上。其实真正爱上医学,再续我的医缘是在大学第二年的时候,那时我们慢慢的接触了专业知识,实验课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在一次病理生理实验课上,要对家兔麻醉后行颈动脉插管,可能由于疏忽,或者其他的原因,使导管固定不是很牢固,瞬时血液喷涌而出,对于我们而言,谁也没遇见过这仗势,整个小组的人都慌了,不知当时是哪里来的勇气,我拿起止血钳夹闭了出血点,最后它竟奇迹般的活下来了,直到实验顺利结束。突然间,我意识到如果当时自己只是眼睁睁的看着的话,它的生命可能就提前结束了,医生所做的不正是拿起止血钳及时止血,去挽救病人的生命于危急时刻的事,那一次的实验报告是这么多年来我写的最认真的一次,自此我开始慢慢了解这个行业,而不仅仅在知识上,这些年来我一直崇敬着,并深深地爱着这个职业。如今缘再续,再难断……

(三)医缘之惑与问

    终于,伴随着学校“鞠恩翱翔”晚会上老师们的叮嘱,我们开始了在临床医院实习的日子,兴奋、激动已将我们年轻的心占据,我们满怀壮志,心中豪言壮语万千,这一切激励着我起早贪黑的工作,但伴随着时间的延长与了解的深入,我们知道自从王浩博士之后,伤医事件屡见不鲜,医闹更是成为了一种“时尚”,还记得在外科的时候,一位年迈老人生命垂危,所有的大夫从半夜开始抢救,我们的心都牵挂在患者的身上,紧张的气氛,使我们忘记了脸上的汗珠,眼神里满是焦急与期盼,可是,一旁的家属却拿着手机在录整个抢救的过程,相反,他们的脸上没有丝毫担忧,如此讽刺。我的心被这一幕伤到了,我迷茫了,疑惑着,为何我们不再记得病人的名字,取而代之的是床号;我们不再与病人闲聊家常了,大家都看起来很“忙”;我们渐渐的不再有太多的心情的起伏,是因为已面对太多的生死吗?可能真的,如今我们需要顾忌的东西太多了……可是,我知道每当手术结束后听到患者的一句“大夫,您辛苦了”的时候,每当我看到他们和家人开心的收拾出院要回家的时候,每当我看到他们积极乐观的看待生活的时候,我是如此欣慰。我知道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自身权益,但整体仍处在迷茫阶段,我们慢慢探索,难免犯错,也许社会的部分方面有些激进,但这是发展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我们开始思索着该如何去改善,这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职责,作为医生,面对频出的医疗问题,难道我们只能选择逃避吗,不再面对患者,或刻意去学习沟通技巧,把自己的心包裹起来,这好像已经有违初愿,我想给的是当那位年轻的肿瘤晚期女患者被老公抛弃后仍然可以倚靠和停歇的角落;我想给的是当一个人面对疾病的恐惧时可以信任和托付的眼神;而我想收获的是一片和谐……医学是无止境的,仍有太多太多的未知,也许,面对一些疾病我们无可奈何,社会的发展也使医疗行业有一定的矛盾,但只要爱在,我的医缘将绵延不止。

(四)我的选择,我的医梦

   小时候,很多人问你,你长大后的理想是什么,那时的我们想当科学家,想当音乐家……但是现在,我觉得我的梦想变得那样纯粹简单,每次在公交车上或者路上,看到患有帕金森病的老人我都有一种冲动,要上前去告诉他们,但是想到这样做又有何用,可能回应你的是人们的不解与厌恶,而且如今对其机制研究不明,治疗不佳,告诉他又该如何?总是在这样的时刻,我会选择扭过头不再看他,因为我的双眼已湿润,那是难以平复的心情,心中默默的告诉自己,我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使老人减少痛苦,也许起初是因为科研要求去了解它,后来单纯的因为自己内心的不安,曾经有多少次,我责备自身知识的不足,曾经有多少次,我在思考如何前行。如今,我真的选择了自己心中梦的方向,虽然在所有人眼中,这是一条曲折之路,艰难之旅,我依旧微笑着去面对,撇去他人的质疑,不再彷徨,不再困惑,坚定不移的走着。


后记:    

   我是一名医学生,一个极其普通的人,我的智商不够高,有着与别人相同的需求与困惑;我是一个极其普通的人,我的梦想很小,没有想过要改变世界,改变祖国或者去改变他人,我只想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让我走在街上时,内心是幸福的;我是一个极其普通的人,我的力量不大,但是在医缘这条路上,我会奋力前行!



https://m.sciencenet.cn/blog-1926291-848254.html

上一篇:it's all about dream
下一篇:2015年2月9日记

5 周健 陆俊茜 贺利坚 王华民 luxiaobing12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0: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