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朋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罗岚 Networks and Intelligent Applications of Block Cipher 实验室(CLOSED UP) || 欢迎光临 线性研究实验室

博文

院士、组织者与劳动力

已有 3257 次阅读 2011-12-14 09:32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劳动力, 组织者

从这次 CANS2011 的标准中国式晚宴就可以看出:聚类不难。所以下一篇 SCI 文章想写 非参数贝叶斯之中国餐馆聚类,融合非帧结构和非平衡问题,可是这三个关键词我都还没有找到自己的切入口!

从中餐晚宴就可以看出:组织者一桌,他们都是比较可爱的一群人;大名鼎鼎的 JOAN DAEMEN:SHARK、AES、这次SHA3前五 Keccak 的设计者之一 和几个海外发言者在一桌,显然属于 WORKHORSES!我们一桌女生,都是不敢和老外聊天的,有些汗颜:所以,坚决把小孩送入少年班 —— 一则就不那么伤自尊了,英语说不出口;二则可以飞快地继续联系海外访问!至少待到可以明确地认识一些海外同行,聊天、讨论就不那么有阻力,也不担心得罪人了。

我们在读硕、攻博的时候,院士导师是首选;但是一旦毕业,九头牛也拉不回院士身边,原因大家知道,出了国内核心这道围城,依靠惯性也得再冲刺一段时间,需要 ENERGE !尊敬院士,他们是厚德载物的典型,我们这种还想有群朋友、到处混混的人,不容易和院士融合:照着院士的脚步给力,除了从口头上、声音里可以听听您的名字,媒体、自主的话语权是组织的,在另一度空间 —— 所以有观点认为还在网络媒介上出声的人想混院士,那是“难上加难”!

[] 三个少年班必有一款适合我家小孩
[] 也许我可以和国外同行越来越熟悉,就可以清晰、快速地分辨他们,聊天了
[] 看看网络上的哲学,也许和我一样有些想法,就可以到处走动



https://m.sciencenet.cn/blog-1930-518284.html

上一篇:我乘坐的飞机也被“佛光”投射了
下一篇:2011年年底的通俗快递

1 wgq3867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1: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