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人生的丑小鸭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utefay 犀利的灭绝师太

博文

做生物和化学类实验的安全问题 精选

已有 12952 次阅读 2009-7-8 12:49 |个人分类:科研*创新|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科研, 化学, 实验, 安全, 生物

 做生物和化学类的实验有时候是有危险性的,例如很多实验都要跟有毒试剂打交道,还有些实验要跟高温高压反应釜、氢气、氧气等有爆炸危险性的物品打交道。因此,实验安全是做生物和化学类实验的科研工作者应该关心的事情。

 我觉得我周围的人似乎对具有爆炸危险性的物品的操作挺小心的,而对有毒试剂的关心程度不高。

 我在大学做毕业设计的时候,我跟着一位硕士师姐做一种酶的分离纯化实验,用来提取酶的缓冲液是磷酸缓冲液,磷酸缓冲液是无毒的,所以我做实验的时候也不大注意,偶尔不小心有磷酸缓冲液洒出来滴在皮肤上,可能过好一会儿才去冲洗掉。我做了两个星期的实验的时候,原来配的缓冲液用完了,我和师姐配新的,在配好之后,师姐又向缓冲液中加了一点剧毒(我们购买时都要到公安局备案)的叠氮化钠——一种强烈的致癌物质,是为了防腐。这让我大为震惊,我这才意识到,原来我以前用的缓冲液中也有叠氮化钠啊,我以前都不知道,师姐也没有告诉过我。师姐是觉得接触这含有叠氮化钠的缓冲液也无所谓,她都经常把这缓冲液粘在手上,一点儿也不忌讳,所以她才没有告诉过我。我知道叠氮化钠的毒性很强,所以以后我操作的时候一般都是带塑胶手套了。虽然师姐不在乎,但是我还是在乎的,我怕某一天我的手得了皮肤癌。百度了一下叠氮化钠:“叠氮化钠(NaN3) 是一种呼吸抑制剂,能引起基因突变,可获得较高的突变频率,而且无残毒。 ”
 
 前几天去其他一个实验室做X衍射实验,看到里面有两个学生在处理样品,我就问他们的样品是什么,他们说是铬。我很惊讶,因为我知道铬的毒性是很强的,而他们却直接用手去接触铬的粉末。他们说,只要手上没有伤口就没事的。可是我想,在这有很多锐器的实验室里,不能保证一定就不会受伤啊!还有,万一不小心吃到嘴里那就更不好了。

 做生物相关的实验的人,很少有从未接触过有毒物质的,实验室里随便拿点东西都能致人死地,只是致死量多量少以及致死时间长短的问题罢了。最常见的DNA染色的溴化乙锭(EB)就是强烈的致癌物质,并且每个做分子生物学实验的人都会经常接触。百度一下溴化乙锭:“因为溴化乙锭可以嵌入碱基分子中,导致错配。所以,溴化乙锭是强诱变剂,具有高致癌性。”“在核酸分子中,EB分子插入到兩層鹼基對之間。溴化乙錠是一種強的誘變劑,可能也是一種致癌物致畸劑。”做蛋白质电泳用的丙烯酰胺,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剂,并且,它可以在人体内累积;一次接触少量可能还不至于损伤神经系统,但是随着一次次地积累,慢慢地就对神经系统产生毒害。我以前搜索到一篇博客文章,博主的一位师兄就是因为做实验丙烯酰胺中毒,手已经不听使唤了。还有我们经常要接触一些有机溶剂,大部分的有机溶剂都有毒性,只是毒性大小不大一样,并且有机溶剂容易挥发,很容易被吸进人体内。最常见的一种有机溶剂苯的毒性就比较大,它被人体吸入之后,会附着在肝脏的表面,永远也代谢不出去。还有些做实验的人要接触氰化物之类的,我觉得更可怕。一般试剂瓶上标注骷髅头的试剂,都是剧毒的,没有标注骷髅头的一些试剂,可能也是很有毒性的,例如丙烯酰胺。我不知道这个“剧毒”的定义是什么,反正我觉得丙烯酰胺这样的试剂应该算是对人体很有伤害了。百度一下丙烯酰胺:“对接触丙烯酰胺的职业人群和偶然暴露于丙烯酰胺人群的调查表明,丙烯酰胺具有神经毒性作用”,“丙烯酰胺进入体内后,会在体内与dna上的鸟嘌呤结合形成加合物,导致遗传物质损伤和基因突变。”

 国内对这些有毒试剂的防护措施可能整体不如国外发达国家,出国到国外去读博士后的师兄师姐们都深有体会。国外编的分子生物学手册上把乙醇这样的试剂都列为有毒的试剂了,从分子生物学手册后面的各种有毒试剂目录以及防护措施来看,国外的谨慎程度真的很高。
 
 国内的科研工作者们对有毒试剂的关注程度不高,我想,这一方面可能是很多人是天天跟有毒试剂打交道,慢慢地就容易放松警惕;并且,很多有毒试剂的毒性不是一下子发作的,很多人觉得不小心弄在皮肤上也没什么太大的关系。但很多有毒试剂的毒性是可以在体内积累的,当积累到一定程度,可能就引发各种病症。并且很多年轻人都觉得自己身强力壮,没什么疾病,所以对自身健康重视程度不够。

 另一方面,有的人可能不知道什么试剂的毒性有多大,也不知道该怎么防护。我在大学做分子生物学大实验的时候,教我们的老师会千叮万嘱说EB多么危险,要让我们如何防护,我们的其他实验课老师的要求也都是很严格的,而很多实验条件不好的大学,根本没有条件开设实验课。本科的时候如果没有老师指导实验操作的话,读研之后在实验操纵方面还是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此外,很多人在大学实验课上操作还挺规范的,因为那时有老师监督,而到了研究生,就需要自己做实验,没有老师监督,容易放松警惕。并且,研究生的老师一般很少亲自指导学生实验,有些实验是问师兄师姐该怎么做,有些是自己摸索的。老师们虽然经常向大家强调易燃易爆物品的安全性问题,但是很少强调有毒试剂的安全性问题。所有的这些都可能导致科研工作者对有毒试剂的重视程度不高。

另外,国内有些课题组由于经费的原因,可能不能给做实验的人以很好的防护条件,所以就牺牲一下科研工作者的健康来做实验了。

 我觉得自己的健康和生命还是主要靠自己爱惜,别人再怎么强调和督促毕竟是外因。希望做生物和化学类实验的科研工作者们都能够有一个健康的好身体。



https://m.sciencenet.cn/blog-200071-242478.html

上一篇:打扫实验室的小趣事
下一篇:中科院院庆60周年京区文艺汇演节目及照片

12 刘玉平 陈龙珠 曹广福 张志超 王号 周春雷 张丽娜 陈苏华 黎明和 吴卫华 苗元华 高建国

发表评论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6 05: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