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人生的丑小鸭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utefay 犀利的灭绝师太

博文

[今菲昔比]我学生时代佩服的一些同学2

已有 4907 次阅读 2010-9-5 16:58 |个人分类:今菲昔比|系统分类:人物纪事|关键词:学者| 学生, 同学, 佩服

上一篇博文讲的是我大学尤其是大一时代佩服的强者们,这一篇博文要讲述我研究生时代佩服的强者们。

我见到的绝大多数才华出众的人,往往在学习和工作方面也都是很强。我想,可能这是因为优秀是一种习惯,一个人在某一方面表现出众,那他在这方面肯定是个勤奋刻苦的人,并且也是一个聪明的人。有这样聪明的头脑和勤奋刻苦的精神,用在其他方面,也同样能够比一般人做得更好。所以,虽然一个人的业余才华能力不代表一个人的其他方面的能力,但是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一个人其他方面的能力。虽然有例外的情况,但是至少我见过的大多数情况都是如此的。

大学毕业的时候,总觉得自己大学过得还算挺完美的,学习成绩不错保送研究生,参加和组织了很多活动,还获得过学校一些比赛的奖,因为参加的活动多,认识了很多不同院系不同年级的朋友。当时定位的好学生是能够在学习成绩以及学校活动上都做得很好的学生。因为当时的目光仅仅限于此,所以最后的结果也不会超过当时的设定的理想目标。

而到了研究生时代,发现自己大学时代的好学生标准太狭隘了,有些坐井观天的感觉。北京这边的学校比我大学那个城市的学校思想开阔得多。这边的很多学生在大学时代会想着如何去接触社会,去寻找实习机会,而不仅仅限于学校内的那一亩三分地的事情。现在找工作时实习经验非常重要,即使在学校里学习成绩再优秀,组织活动能力再强,再多才多艺,用人单位也不会关心的,他们关心的是你是否能够一来就能干活,因此,实习经验是最重要的一个指标了。

我大学时候佩服的人大多是我两三年就能超越的,而研究生时代佩服的人,则是我很难超越的,因为确实是非常强的,不仅才艺方面很强,工作能力也是非常强的。

我研一的时候,最佩服的人有四个:

1、我研一时的舞伴。我很佩服他的是,他简直是个全能的人,什么方面都很强。先说文体才华方面,网球、羽毛球的实力都是全校园前几名的,足球、篮球、排球水平也是校园前几名。跳舞也是当时校园里No.1水平的,K歌的实力也很强。他也是个生活很有品位的人,跟他一比我就很老土了。他学业也是很不错的,工作能力很强,做事情很有分寸,看问题很到位。最后,他毕业后去上海的一家外企工作了。总之很少有缺点,浑身都是优点。当时我做很多事情都是他帮忙指点。

2、我同班同学。我原来对我那话语不多的同班同学没有多少关注,后来我听我那一直很佩服的舞伴说起我这个同班同学,他说起的时候是用很佩服的口气说的,我这才发现我班里居然有这样的牛人啊!此同学以优异的成绩从一所名牌大学保送中科院的研究生,羽毛球打得相当好,从小按照专业水平来训练的,他说他高中的时候教练为了训练他羽毛球,还让他每天跳绳跳10000个。他摄影水平也是中科院学生中前几名的水平,此外还是中国某电影字幕组的骨干(就是翻译外国电影,制作字幕)。他话语虽然不多,但是非常冷静,看问题相当到位,是典型的天蝎男形象。此人也相当有品位,我们同班6年时间,他经常开玩笑鄙视我没有品味,还说我像个小孩。他这么说我不生气,因为我的确很多方面远远不如他。所以他算是我在班里的狗头军师,班里组织什么活动,我一般都会先私下问问他有什么建议。他在他们课题组也是非常厉害的人物,在他的专业领域做得也是很出色的。

3、我们系学生会主席。我以前在我写的一篇“我佩服的漂亮又有能力的女子”中一文中专门写过她,这里就不多说了,她是有一年西部礼仪小姐冠军的获得者,人漂亮有气质,很有才华,能力又非常强。她组织和领导能力一流,口才一流。简直是太完美了。当时我们学生会人才济济,但每个人都对她佩服得五体投地。最后她毕业后去了一家外企。

4、我们同系兄弟班的一位女子。这位女子已经不幸去世了,真是天妒红颜,让人感慨万分。她长得很漂亮,很像《还珠格格》中演晴格格王艳,身材比王艳好。她大学是新闻传播的,结果考上化学专业的研究生,这点太令我佩服了。她的主持才能、舞蹈才能等都是一流的。她在我们系给我们增添了很多亮点。至今她穿着时尚走在校园里的情形还历历在目,就像是专业模特的感觉……

这篇就写这么多了。



https://m.sciencenet.cn/blog-200071-359596.html

上一篇:一个2012的梦
下一篇:[今菲昔比]我在舞林上闯荡的日子1

9 武夷山 赫英 向峥嵘 赵明 李鑫 金小伟 陈辉 曾新林 neilchau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12: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