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xwang

博文

火山形成的假说

已有 4940 次阅读 2010-5-26 09:14 |个人分类:科普集锦,图片百科|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火山喷发, 假说, 形成

科学家们提出的火山形成的假说主要有以下两种:
  

    板块理论。六十年代中期兴起一种新的大地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是地球科学发展中的划时代的事件,引起了一场革命。它揭示了地球外层刚性的岩石圈被裂解为若干巨大的块体—板块,它们驮在塑性的软流圈之上,在地球表面作大规模的水平运动。板块与板块之间,或相互分离,或相互聚合,或作平移运动,板块的边缘是地壳活动性强烈的地方。分离处,软流圈地幔物质上涌,冷凝成新的大洋岩石圈,导致板块增生;聚合处,大洋板块俯冲至相邻的大陆板块之下,返回地幔,导致板块消亡。板块运动及相互作用控制了地球的内力地质作用,包括导致了地震和火山活动。火山学家根据这一理论认为,当组成地球最外层的岩石板块之间发生碰撞及挤压时,俯冲带的温度大幅度上升,甚至达到使地壳下面的岩石发生部分熔融的程度,从而导致火山的形成。由于世界上绝大部分火山都分布在各个板块的边缘地带,看来这种解释是合理的。
  热点理论。大洋中绵延分布着一系列线状伸展的火山性海岭,例如夏威夷群岛,其各岛火山岩的年龄呈现出递变的规律,从北往东南逐渐变年轻。岛上的基拉韦厄火山是目前仍然在活动的活火山,其位于板块内部,距离最近的板块边缘有3200公里,显然用板块理论解释是行不通的。威尔逊注意到这一现象,提出了热点假说。他认为热点处于地幔中,其位置大体固定,当岩石圈板块跨越于热点之上,板块仿佛被“烧穿”了,相当于被熔化烫了个洞,形成了火山中心。热点处断续地喷溢形成火山,板块移动跨过该热点。由此先形成的火山随板块移出热点的范围,逐渐熄灭成死火山,后面热点处又形成新的火山。这一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夏威夷群岛形成的过程,受到人们的重视。说到热点的形成,就要提到地幔柱,地幔柱假说就是热点假说的引申,其被认为是源于地幔深部的圆柱形上升流,携带地幔物质和热能直至地幔上层,并在岩石圈和软流圈分界处四散外流,热点处的火山活动就是地幔柱物质喷出地表的反映。
  目前尚未找到,或者可能根本不存在一个统一的理论可以解释世界各地的火山为什么会喷发。也许不同地区的火山有着不同的成因。





https://m.sciencenet.cn/blog-200261-328759.html

上一篇:夏雨绵绵正好眠——兰州印象
下一篇:地球上的火山的分布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1: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