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伪经典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so111

博文

给“海选干部”一点理解 

已有 2905 次阅读 2008-11-25 12:16 |个人分类:书生妄言|关键词:学者| 时评, 北京青年报, 海选干部

给“海选干部”一点理解  

        近日,株洲市“80后”优秀青年干部“海选大赛”落下帷幕。该比赛借鉴了类似“超级女声”的竞争模式,决赛采用现场直播。(11月24日《中国青年报》)

  笔者对此早有耳闻。我的一位公务员同学还因此感叹自己为什么不在株洲任职。不过网友们对此的态度却多是“板砖伺候”。笔者详加浏览之后,不得不指出,网友们的斥责存在着某种程度的误读。

  从新闻中可知,所谓“选秀”只是大赛的决赛环节,此前,选手还须经过综合知识笔试、执行能力测试、心理素质测试等,质疑现场直播作用片面的人其实不必太过担心。海选其实是考察综合能力的“一揽子方案”中的一环,本质上与传统的干部选拔差异不大,只不过借由电视直播的方式广而告之。说白了,不过是一场面向青年干部的正常选拔,运用了现代传播技术以满足公众的监督权、确保程序的公正与正义。

  有很多人称其为“政治娱乐化”。但何谓“娱乐化”?是取决与形式,还是取决于内容?海选青年干部采取了“超女”的模式,但内容却有本质区别:选超女的评委是歌手而选干部的评委是行政领导和专家;选超女比的是唱歌而选干部比的是行政能力。所谓干部“选秀”不过是用“娱乐”的瓶装“政治”的酒。超女的文化意义虽然毁誉参半,但其选拔程序与方式却被公认为民意的体现。虽然电视直播选干部尚不能给与公众投票权,但把选举放在阳光之下,也是一种对《信息公开条例》的履行和对公众知情权与监督权的尊重。

  或许,电视直播干部选拔尚属于新生事物,公众一时无法接受。但相比暗箱操作、内部决定,这种方式无疑是一种进步。我们为什么不多给它一点理解呢?

发表于《北京青年报》



https://m.sciencenet.cn/blog-200323-206142.html

上一篇:有关怀的行为才配称艺术
下一篇:谈谈华东政法“反革命”案中的话语权之争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17: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