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胡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arimriver

博文

游览尼亚加拉瀑布 精选

已有 8801 次阅读 2016-8-23 12:10 |系统分类:图片百科|关键词:学者

  在北美洲东北部美国加拿大边境有一个湖泊群,号称北美五大湖,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群。

   图1. 北美五大湖位置



 图2  五大湖名称 左上角苏必利尔湖,下面密歇根湖,紧挨着密歇根的是休伦湖,休伦湖下面是伊利湖,伊利湖右上角安大略湖。

      北美五大湖据说是第四纪冰川消失后形成的冰碛湖,也就是冰川其盛期,前进过程中冰川携带的物质对地面刨蚀形成洼地,而在气候转暖,冰川后退过程中,融化的水形成的湖区。当然,现在有许多河流注入湖区,其中仅苏必利尔湖就有200多条河流为其提供水源。

     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和休伦湖是五大湖中的三个面积较大的,它们就像一把香蕉一样分布着,而伊利湖和安大略湖则像摘下来的排放在那里的另外两只。五大湖中只有密歇根湖完全属于美国,另外四个则有两国共同拥有。在最小的两个湖中间有一条河流叫尼亚加拉河,尼亚加拉河上则有世界上最大的瀑布,尼亚加拉瀑布。

    8月8日乘坐了一天的greyhound,来到水牛城布法罗,游览了尼亚加拉瀑布。

 图3, 美国瀑布

 正像五大湖中除密歇根湖外的其他四个胡属于美加共有,尼亚加拉河也属于两个国家拥有,分界线为河流中间线。尼亚加拉瀑布也是一样,这个瀑布由三部分组成,最大的瀑布叫加拿大瀑布,当然属于加拿大,美国这边有两个,较大的叫美国瀑布,小的叫新娘面纱。在美国这边只能看到瀑布的侧面。图3就是美国瀑布的侧面,远处相对独立的一个小瀑布就是新娘面纱了。

  图4 美国瀑布侧影

   从侧面看,飞瀑在50米悬崖纵身而下,有一种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感觉。


  图5美国瀑布正面

   美国瀑布小于加拿大瀑布,经过美国瀑布的数量仅占6%,但来到其前面仍有气势磅礴,震撼人心冲击。


 图6  飞鸟与飞瀑

   这是乘坐雾中少女号渡轮近距离欣赏美国瀑布,湍急的水流飞奔而下与悬崖下的穿空乱石拥抱,形成几十米乃至上百米高的烟雾。

  图7   游轮前的加拿大瀑布

游轮也到了加拿大瀑布前,流经加拿大瀑布的水量占94%,水量巨大,雾气滔天,近处反倒无法拍出清晰照片,这是在美国这边岸上拍到的加拿大瀑布。


图8 观赏瀑布的游轮

    这是加拿大的游轮,两国的游轮是可以随意在两国瀑布面前经过的,我们当时是穿着蓝色的雨衣,加拿大那边的游客则着红色。


图9  新娘面纱瀑布

    新娘面纱瀑布面积最小,犹如新娘刚刚穿上的婚纱,美丽圣洁。

 图10  洗礼

    穿上雨衣,来到新娘面纱瀑布下,你会感受到滂沱大雨的问候,大大小小的雨点疯狂地吻着你,又刺激又震撼。

  图11  与新娘亲密接触

  为了与新娘面纱瀑布亲密接触,有些揭开了戴在头上的雨帽,更有人脱下雨衣,任由飞流与水滴疯狂亲吻。


 图12-14  飞瀑与鲜花

  到这里来的人们无不为飞瀑所倾倒,成天与飞瀑守望,与浪花飞雾形影不离的花儿又是怎样的感受?从那鲜艳的花朵可以看出其幸福的笑靥。

        图15-16  雾中少女

   我们乘坐雾中少女号游轮细致观察了尼亚加拉瀑布,不曾想还真发现了瀑布前的雾中少女,15图又想观音显灵,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在顶礼膜拜。


  图17  彩虹桥

   图16是尼亚加拉河上的彩虹桥,大概其形象似彩虹吧?桥的正中对着的是河流的中心线,是美加两国的分界线。当然美国和加拿大人是可以自由穿越的,而我们就没有这个特权。

                         图18  彩虹桥上美加两国的旗帜


 图10,20  夜幕下的尼亚加拉瀑布

        夜幕降临,前来观赏尼亚加拉夜色的人络绎不绝,但只能从侧面欣赏了。

图21  夜色中的加拿大


图22  、23. 尼亚加拉瀑布附近岩层 与岩石

 尼亚加拉瀑布区域岩层主要为产状水平的沉积岩,反映了这个区域曾经为以沉积为主的海洋环境,最上层则坚硬的灰岩,下层以页岩为主的岩石经不起水流的长期冲击,极易被水流侵蚀。不断侵蚀造成上方岩层坍塌,形成乱石堆,为瀑布飞雾的形成提供了重要保障。



https://m.sciencenet.cn/blog-200380-998154.html

上一篇:没有看到女排夺冠最精彩一幕
下一篇:谁来维护弱者的权利?

17 檀成龙 王从彦 李东风 葛肖虹 徐耀 苏德辰 姚卫建 王德华 鲍海飞 侯成亚 王桂颖 马军 李土荣 杨正瓴 xlianggg zjzhaokeqin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18: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