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之旅 北京启航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reton 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

博文

我的研一生活,请你指教

已有 4563 次阅读 2008-11-8 21:42 |个人分类:科研创新|关键词:学者| 研究生, 生活, 求学, 研一

  在北京的研究生生活已经两月有余了。时间溜得很快,让我到现在都没回过神来,好像,呵呵。我记得暑假在家的时候,非常想来北京,想尽早来北京开始新的生活,那时,信心满满,踌躇满志。当然,现在也有信心,只是同时也接受了一些现实。因为经历了,所以知道怎么去调整自己的心态,怎么去让自己更好地去学习和生活,去克服眼前的困难。
 
  之前来过北京两次。第一次是去年9月的保研面试,那次多少有些新鲜感,心里觉得北京的一切都铺满了神秘的色彩。第一次来北京,北京没有让我失望,比较幸运地面试成功,我想这是我一开始就对北京充满好感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二次来北京,是今年6月底来北京参加机器人大赛,亲历了整个比赛的惊险和激烈竞争,最终我们团队进了八强。比赛完后团队的兄弟们去天安门、革命军事博物馆、故宫、北海公园等地方转了下,然后返回武汉,只是那时我们都已经毕业了。
 
  来北京入学报到后,我很快就适应了北京的生活。整个硬件环境我很满意,包括寝室、教学楼以及实验室。寝室住宿条件很不错,24小时供电、供热水;和我同住一个寝室的兄弟Y.D.相处得也很好,大家经常能互相交流,互相关心,彼此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有一次我回寝室很晚,Y.D.问我怎么还不回来,叫我不要熬夜。那会儿心里挺感激他的,相信兄弟般的友谊和情感,能让我们以后能让我们彼此更好更愉快地相处,一起度过难忘且重要的研究生生活。住宿的地方和教学楼、实验室基本上在一条直线上,相隔不太远。喜欢实验室的环境,很活跃,老师、师兄们都很友好,有问题也经常交流讨论。坐在实验室的工位上,享受着那一方小空间,觉得幸福无比,只是目前我对实验室的贡献近似为0,@_@,所以,除了好好上课学习外,还要抓紧时间融入实验室的学习和研究中,这里面肯定有一个积累的过程,我没法去跨越它。
 
  研究生部每月的补助,加上实验室导师给的一些补助(虽然我目前在实验室没做什么事情,因为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忙上课以及课后的学习),生活上是不用愁了,不用再向父母要钱心里总要踏实、舒坦得多。内心对研究生部和老师们充满感激,他们让我在不用担心吃穿住行的前提下,有精力去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每个星期都过得很快,当一个星期结束的时候往往都发现没太多太大的收获。我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比较贪心,总想一下子抓住很多东西。我一周的生活大致如下:
 
周一:白天没课,去实验室学习,晚上上《VLSI测试与可测试性设计》;
 
周二:上午没课,下午一般会去听所里开的一门课《设计验证》,晚上上《人工智能》;
 
周三:上午去清华旁听《数字大规模集成电路》,下午上《自然辩证法与科技革命》;
 
周四:白天没课,参加实验室的讨论会,晚上上《高性能计算机系统》;
 
周五:上午上《组合数学》,下午上《现代信息检索》;
 
周六:上午一般会睡懒觉,下午去实验室处理本周没做完的一些事情;
 
周日:基本上同周六,有时也会放松下。
 
  我对自己的要求比较高,每门课都想多学点,学得深入点,作业经常是查资料,找论文,认真完成,利用难得的实践环节来锻炼自己。比如,《高性能计算机系统》涉及到处理器设计思想,对博士注重实践环节,很多作业要求编程实现,我常常也想去完成这些博士作业,但有时陷入窘迫,没那么多时间来完成,所以只能是尽力而为。要把那厚厚的书啃透,都需要不少的时间。《现代信息检索》作业也比较多,理论、实践方面都有涉及,我不惧怕,我喜欢去挑战。实验室研究方向也需要不断去了解和学习,而要学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对于我而言,时间控制和任务平衡是个问题。我们寝室一般睡得比较晚,作息时间不是很规律,这个问题必须解决。
 
  研一生活的这两个月,压力是少不了的。还是觉得自己少了点紧迫感,少了点提前计划和留有余量的把握能力,少了点务实的态度。当那么多事情等着我去做时,我该怎么去调度,怎么去用最优的算法去实现调度?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时,有些犹疑,缺少果断。总在心里对自己说:好好做学问,虚心学习,虚心请教,但发现行动和想法有一定距离。
 
  我不知道其他和我一样的研一的XDJM是怎么在安排自己的研究生生活。至少我是感觉到目前所做的远远不够,接下来的生活也会更紧张。这方面,也得向各位老师、师兄师姐们求教了。我并不是一直让压力压着自己,我也会调节,我可以去花卉大市场逛逛,买自己喜欢的花草,享受那种自然、舒适的感觉。我有个梦想,让实验室和寝室成为我的小花园,那时每天都可以和自然拥抱接触,想想都陶醉。
 
  话说回来,经历才知现实,现实显示真实。一个人可以有各种想法,可在面对现实时,得不断地做调整。在参加博客大赛的过程中,认识了几位好老师,也认识了好几位也在读研读博的朋友,大家的思想和观点在这个比赛中得以体现。与优秀的人一起学习,与优秀的人一起进步,这自然是一件幸运的事情。科学网上的人才和榜样,是我努力的方向。
 
  研究生生活,是求学路上的续篇。求学路上,酸甜苦辣,滋味各不相同。我或许刚刚上路,但我已经在路上,你若看到了我,请指点我;你若倾听了我,请给出你的见解和想法。我时时心怀感激。
 


https://m.sciencenet.cn/blog-200505-204936.html

上一篇:且行且思,愿生命美丽与共
下一篇:【机器人系列】NO1:牛人·学长·师兄

0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3: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