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ig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omige

博文

应试教育成就德国制造 精选

已有 14454 次阅读 2015-3-21 07:51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都说中国是应试教育,到德国后,才感受到什么才是应试教育。


应试教育的核心就是考试。中国的考试考题很难,德国的考试考题,我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二"! 中国是中学应试教育,题海战术,大学素质教育,想学什么就选什么课,好轻松好滋润地拿到毕业证。德国是中学素质教育,大多在玩耍中度过,但是到了大学,就扎进了应试教育的题海中。


亚琛工业大学是德国最难毕业的大学,也可以理解为考题最二的大学。大多数的德国考试,时间都非常紧张。我有一个考试,是电子材料。这个考试我考了三次才通过,考试时间是90分钟,可以带一页A4纸大小的小抄。大家都用最细的笔,在一张纸上抄下最多的小抄。题量是非常非常多,从头到尾不停地计算。我估计了一下,就算是把答案摆在面前抄答案,90分钟差不多正好抄完。为了准备这第三次考试,我使出了备考的终极手段,就是全篇背诵练习题,把题目与演算过程全部背下来。到了考场后,看到眼熟的题目立刻往上面抄答案,考试的时候是没有思考的时间的,你必须像一台机器一样飞快地运转。眼熟的题目就往上照猫画虎,眼生的题目直接跳过。就这样,我的第三次考试勉强通过,好险啊!我还有一个考试是钢铁加工。这个考试的考题之多,居然有20多页。这个没什么计算题,全是靠背的,不是填空就是简答。这又是个抄答案也正好抄完的考试。试题发下来,看到会的就写上,眼生的题目直接跳过,没有思考的时间,最后终于跳着写到最后一页,交卷了。


在德国大学,这样的考试比比皆是。你必须把自己训练成一台精密的机器,一到考场就要开足马力解题,没有思考的时间。每当考完试,我都觉得自己变傻了好多,自己都快成了机器了。老德们认为,在中学,孩子们都不知道以后要干什么,那就全方位进行素质教育,快快乐乐地度过中学。但是到了大学,情况就不一样了。这个时候专业已经确定,基本上知道自己以后要在社会上干什么了,这个时候就要为这个社会负责,把自己打造成一台精密的机器,能够在社会上精确运行。正是这种教育制度,把人都变成了机器人,算得又快又准,背得又多又牢。这种"机器人"造出来的产品,可想而知有多么的精确了。




https://m.sciencenet.cn/blog-2020991-876014.html

上一篇:3D打印与生物材料是天生一对
下一篇:主动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

37 张士宏 武夷山 黄仁勇 姬扬 李健 杨正瓴 黄永义 麻庭光 孙华 刘敏 张强 吕东升 韦玉程 李颖业 吕洪波 孔鹏洲 黄育和 王天一 张海权 陈启佳 程娟 曹聪 徐耀 张红光 李天成 吴跃华 姚伟 庄世宇 曹石鼓 郭景涛 王喆 neilchau bridgeneer cloud020 duannengli zhaorzh bccdd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5: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