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水.熵.复杂性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xw 张学文的文章,涉及气象、水分、熵、统计、复杂性、一般科学等

博文

林之光教授谈盆地气象

已有 3042 次阅读 2012-10-9 10:47 |个人分类:盆地气象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林之光教授谈盆地气象

2012.10,著名气候学者,林之光教授回电子邮件说:

张教授:您好!

我很赞成研究盆地气象学,因为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我国现有这方面的成果,只是个别盆地地形对天气系统、气候的研究,也已有少量普遍性(共性)的结论。具体盆地是要具体研究的。因为我国各盆地气候的特殊性远大过共性。我国确有高原气象学,但实际只是《青藏高原气象学》。高原气象的共性规律也研究得很少。盆地是由山脉围绕的,我对山脉、高原对天气系统、气候影响,在《地形降水气候学》(科学出版社,1995)中,已收集、总结、分析到约1995年前。此书被中央气象台列为预报员必读参考书,可供您参考。

我觉得,盆地分干湿(无中性),可进一步论证。因为我国干盆地都在干旱地区,湿盆地都在南方湿润地区,此乃大气候使然。半干半湿盆地至少在理论上是存在的。

盆地要改造,很难。小气候难变大气候。吐鲁番盆地灌溉几百年,还是那么旱。准噶尔盆地冬是湿盆地,主要是大气湿,水汽量仍有限,植被少有变。

由于我国盆地千差万别,建议统一规划,一个一个研究,再总结出普遍规律成为理论。我建议您以准噶尔盆地为范本,为典型,为头炮。因为它的情况最复杂、最特殊,您也最熟悉,最了解,最有基础。

我明日(9日)去南方,月底回。匆匆先说这些。不当之处,请多批评指正。

林之光

2012.10.8



https://m.sciencenet.cn/blog-2024-620613.html

上一篇:10月7日仅22%国土产生81亿立方米降水。秋高气爽
下一篇:10月8日降水占国土32%,降水量110亿吨

3 姚俊强 檀成龙 zhxftcl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1: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